石波认为,有两种方法适合投资不同发展链条的企业。
他比较看好上游和下*业中的企业。上*业即资源型行业,例如煤炭、有色金属、房地产、林业等行业。对于这类行业,石波提出价值性投资的估值方法,简单说来即根据各公司的资源总量和市场供需决定的价格计算出每一单位资源的市场价值,并用它与总市值除以资源总量得出的二级市场价格对比,“只要分析清楚实际资源价格的供求走向,如果前者远远高于后者即有投资的空间。”
下*业主要是金融服务业和消费品行业,石波根据成长投资法,分析企业的创新模式、发展战略、管理品质、发展前景和执行能力,选择行业中最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石波认为,这样的企业不一定是规模最大的,但一定是成长性最好的。
针对这两种不同发展链条的企业,石波认为可以有两种不同的方法去投资。
第一是价值投资法。
在石波眼中,中国很多上市公司拥有不可再造的资源,价值投资就是要评估这些资源类企业的内在价值和市场估值之间的差异。当市场价值低于企业的资源价值或者内在价值时,就可以坚定地投资,待市场价值高于企业价值的时候卖出。
他认为,其实价值投资很简单,资本市场无非提供一个价格,现实生活也有个价格:“比如商铺,现实生活中上海的商铺价位在每平方米5~6万;而如果有个上市公司,比如百联、国贸,用总市值除以总面积,算出来每平米的价钱,如果这比实际地产价值低,那么就值得去投资,这就是价值投资法。”
很多上游的资源型行业都可以这样计算,实际上,石波计算发现,很多企业在二级市场的价格都还远远低于现实生活价值。
但石波特别指出,价值投资法尤其要注意供需的变化。只有当价格往上走时,其本身拥有的储量才有价值;如果一个产品需求量下降、价格下跌,拥有更多的产能则意味着资产在损失。
同时,石波认为在价值投资法里也体现品质差别,从资源类企业的价值分析可以看出来,资源是否是真的、资源有多丰富、有没有采矿证、锌矿的金属含量如何、未来有没有空间等等,这些不同的品质都表现在价值投资里。
第二是成长投资法。
价值投资法适用于上游企业,而对另一类公司,石波认为要看其成长的空间,这就是成长投资法。
他以沃尔玛和星巴克举例。“沃尔玛、星巴克从美国开到中国,就是不断复制自己的成长空间,它的成长与行业完全无关,靠的是新的商业模式,因为吃穿用住行,这是人们生活的刚性需要,是市场永远的存在。”
“现在中国到处都是麦当劳,但是星巴克空间更大。”石波分析,因为横向看星巴克可以从商圈开到社区,而麦当劳多是开在商圈;从时间上,麦当劳是个餐厅,吃饭时才有人去消费,而从早到晚人们一直都会需要饮品,星巴克的咖啡时间上也比麦当劳更广。
而沃尔玛从1972年到2002年,30年时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率达到40%,股票涨了5000多倍,现在仍在以很快的速度发展。在这样的竞争行业,关键要看企业自身的成长能力。
这就是石波的成长投资法,即发现有创新能力、成长能力的企业,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和它们一起成长,收获价值。
之六:什么是伟大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