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数人与多数人”、“群体层面与个别层面”的问题,我们不妨再从行为金融的原理上来得到进一步的解释。不难发现,通常人们都会自然地把“(个)人的非理性”与“市场的非理性”简单地画上等号,但是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即投资者个人纵然是非理性的,此时市场仍有可能是理性的(个人非理性,市场可能非理性也可能理性)。实质上,投资者类型的充分多样化就是市场理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不同市场力量共同形成有效价格的一个必要条件。这里的关键问题,不仅在于投资者个人的理性与非理性属性,还在于这些投资者是否会在同一时间表现出了同种类型的非理性,比如大多数人同时追涨或同时杀跌。如果大量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是互不相关的,那么交易中的非理性就有可能被相互抵消、相互补偿,虽然此时市场的换手率很高,显得投资者个人欠缺理性,但实际的“价格冲击成本”(或称“价格冲击能量”、“价格穿透力量”)并不是太高,此时的高换手率就可以近似的等同于高流动性,市场在个人非理性的情况下仍然具有理性和有效性,价格基本体现了价值。而如果大量非理性投资者的交易策略是相互关联的,甚至是高度一致的(因从众心理与一致心理反应),那么他们的交易结果就不会被相互抵消、相互补偿,此时的换手率未必很高(也可能高),但实际的“价格冲击成本”却很高,“价格冲击能量”很大,此时的高换手率就不能代表高流动性,由于“价格穿透力量”强大,此时甚至还意味着流动性的相对贫乏,市场在个人非理性的“一致作用”下打破平衡、走向无效,从而走向“市场出错”、“市场失灵”。因此,实际上,投资者多样化的倾向就是造就有效市场的根本原因,而多样化的丧失就会意味着市场正在走向无效化。
在多样化丧失的阶段,个人的非理性传导给了市场,市场的非理性走向一致,此时便形成了“多数人”与“少数人”的阵营,由于资产的基本价值具有回归效应,这便使得与多数人持相反策略的“少数人”反而更容易受到“机会之神”的青睐。这里的关键之处就在于非理性是在“群体层次”还是在“个别层次”上的区别。因而,投资者在进行策略的选择时就不能简单的依据某一项技术工具或技术方法来做出完整的判断,而是需要充分了解这种非理性是否属于群体层次(市场层次),需要在“方向”与“层次”的两个角度上来判断市场的非理性与非有效性,需要充分了解自己是否已经置身于与“非理性的多数人”相反的“少数人地位”。前面我们说过要“关闭眼睛,打开鼻子”,那么“打开鼻子”闻什么?其实就是要“闻到”非理性是停留在个别层次还是已经传导到了群体层次,可以说,只有搞清楚了这一点,投资者才能够了解到市场的温度与状态,这又是另一个角度的“方与圆”的问题。
因此,交易原则可以是刚性与方的,但是适应市场的契合动作应该是圆的,技术层面的度量工具是方的,但是对于“市场温度”的分析与把握就应该是圆的,“不胜在己”和“谋事在人”的“市场判断”是方的,而“可胜在敌”与“成事在天”的“待价而沽”则应该是圆的。总结起来,关于“非理性出错”的判断原则,我们可以归纳为28个字——“价格错误市场化,价值低估群体化,盲目行为一致化,多空一方消失化”;而关于在交易中对于“方圆之道”的把握原则,我们也可以归纳为另28个字——“顺势而为借势化,左侧交易右侧化,攻守之道平衡化,技术要领境界化。”
【方与圆之间的逻辑推导——以交易纪律的“方”扩展到交易境界
的“圆”,再由“圆”所对应的“方”扩展到新的“圆”,依此类推】
【小贴士】
★★★在股市中,如果转折是方,趋势就是圆,如果短线是方,长线就是圆,如果技术和纪律是方,那么境界就是一个圆。
★★★股市中的“方圆之道”其实就是投资与交易的境界,“内方外圆、思方行圆、纳方于圆”地处理好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就是做好投资与交易的根本所在。
★★★“借势而为”与“成本调整”的结合构成走向“攻守平衡”、“方圆转化”的重要途径。
★★★投资者类型的充分多样化是市场理性的一个基本特征,它是市场有效价格形成的一个必要条件。
★★★投资者多样化的倾向是造就有效市场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多样化的丧失就会导致市场走向无效化。
★★★高换手率未必意味着高流动性,只有在“价格冲击成本”较低的时候,高换手率才代表着高流动性。
★★★巴菲特:如果你发现自己在洞中,最重要的事就是不要再挖下去,如果你一开始就保持成功,就不要另觅他途。
★★★彼得?林奇:耐力胜过头脑。
★★★从长期来说,“少数人赚钱定律”会诠释什么是成功投资。
★★★永远没有套牢的股票,只有套牢的资金。
★★★对于非理性与心理出错的28字判断依据——价格错误市场化,价值低估群体化,盲目行为一致化,多空一方消失化。
★★★对于交易中“方圆之道”的28字把握原则——顺势而为借势化,左侧交易右侧化,攻守之道平衡化,技术要领境界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