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做了一个鬼脸,笑了笑,想起为飞往维也纳他已作了两小时准备。
“索罗斯先生,”飞行员说,“你是我们所遇到的最富有挑战性的人物。”对此索罗斯
笑了笑。
不断地从一个项目进到另一个项目,索罗斯似乎正忙着弥补失去的时光。一些零零碎碎
的项目,不管多么重要,都不能像大项目一样吸住他的注意力。他一心想留下印象,而且是
马上,“他总想开始薪的项目,”迈克罗丝·韦萨利解释道,“如果某事已人轨运转,他对
此并元多大兴趣,他的决定并非总是最好的选择,但他能够纠正自己,因为如果他看到某事
不利时,他就承认它。
泰勃·韦木在匈牙利与索罗斯一直有业务上的联系,泰勃追寻索罗斯的援助动因直至索
罗斯“证券交易所的大脑”……在谈一句话的时候,他会改变主意。这似乎是一颗宜于证券
交易的心,上午9时半你买一些棉纺工业,10分钟后你又卖出所有一切,同时买进一些完
全不同的东西,如果我们长时间地谈论工作效果不明显,他总有点不耐烦。
至1994年春天为止,索罗斯已在西部为他的援助项目赚了一大笔贷款,被新闻周刊戏
称为“元帅计划”。一般而言,正取得好成绩。但索罗斯明白在东欧及前苏联真正开放之前
他仍有许多事情要做。
尽管索罗斯与基金会的全体人员公开宣称,赞成西欧政府及非官方公司将最终取代索罗
斯基地的种种努力,事情真相却是由其他公司完成他已有的事业,索罗斯对此内心不满。他
很少考虑政府援助,认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实例亦不过如此而已,因为这种帮助只会有
益于赠与者而不利于受与者。”他在斯特拉斯堡对一位欧洲议会的官员说:“实际上你不能
干任何事,你元力改变东欧。
索罗斯已经有了自己的优势,即成为一条孤寂的狼,能够自作主张,而不用把他的主张
提交给别人去求得赞同。杰斐热。萨奇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曾任波兰和俄国政府经济改
革顾问,他说:“乔治·索罗斯……操作方式十分灵活,不存在在无限危机之中现金的反复
折腾,因而一小笔钱用处大增,可支付任何人的飞行费。旅行费,世界银行可能要花两年使
时间才能使事情运转,而乔治一夜之间就可给飞机票。”
由于极为慷慨的赠金,索罗斯的大名已传遍了全东欧和全苏联。一家商业周报载文称他
为“从莱茵河到乌拉尔山脉之间最具影响的公民。”
但尽管声誉鹊起,到20世纪90年代初索罗斯因其援助计划进展缓馒而略显低沉。起
初,他希望点燃一根火柴以激起一场革命,“我感到我汲取的泉水的深度比我实际预备的要
深一些,正因为如此,泉已趋干涸,人也十分疲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