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重和热点互相牵扯 大盘箱体走势越发明显

【政策解读】“深交所发布总经理工作报告称,下一步加快创业板改革。推动落实“十三五”规划关于“深化创业板改革”的要求,努力增加创新企业供给,推动新三板向创业板转板试点,把创业板服务对象向产业前端推进,向企业最需要资本市场支持的阶段推进。发展壮大中小企业板,激发主板新动能。进一步支持中小金融企业、先进制造业发行上市。积极服务国企改革,支持传统产业加快结构调整,打造深市主板市场化蓝筹聚集地。积极发展固定收益和基金产品市场。稳妥推进衍生品市场建设。”创业板改革,目的是可以充分发挥其创新创业企业、高科技企业、初创企业的融资平台功能,使金融市场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不过这势必会增加二级市场的供给,降低新股稀缺性,回归价值投资;因此短期创业板的走势仍不乐观,注意风险。
【技术分析】本周一两市低开,大盘更是跳空低开10几个点,延续上周五的下跌回调的走势,回补了4月5日的缺口,还一度跌漏60日均线,不过尾盘上证50成分股再次出来护盘,使得大盘跌幅收窄,最终指数收在60日均线之上。引发两市大幅波动的因素,一是金融行业的监管措施不断升级、导致权重板块仍处于调整当中,拖累股指下行;二是雄安概念的一批停牌股集体复牌下跌,获利兑现、遭到市场的抛售,热点降温,打压人气;再就是监管层在周末表态打击次新股炒作行为,导致次新股板块大幅杀跌,板块几乎全军覆没,个股上演跌停潮,这也严重打击市场的做多情绪;另外,近期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比较“吝啬”,市场对流动性紧张的情绪还没有放松。综上,近期市场消息面、资金面趋于谨慎和紧张,加上外围地缘危机引发的政治、军事形势的风险上升,资金避险的要求明显抬升,因此,导致指数回调。不过从技术上,这种回调并没有破坏大盘中线的上升走势,3193点的颈线位支撑依然有效。图形上看2月下旬以来,大盘俨然形成了箱体震荡的形态走势,期间热点不断,2月下旬到3月中旬的次新股板块,3月中旬到3月底的一带一路板块,4月初开始的雄安新区板块和粤港澳大湾区板块都演绎了很多股票的大涨神话,可以说热点板块的不断涌现和不断上涨抬高了指数,但权重板块(银行、证券、保险)的不给力又压低了指数(仅在大盘危机要破位时短暂护一下盘),结果就造成大盘形成了箱体走势。
昨日大盘最低点是3199点,再次回探到箱体的下沿位置,这一位置也在中线支撑位3193点一线,而权重股的护盘也可以说是护住了这个箱体的底部,守住了3193点这个关键位置,同时boll线也明显触及下轨,对大盘形成支撑。那么既然形成了箱体形态,那我们就可以按照箱体的操作方法来进行操作,即高抛低吸,箱体底部回补,顶部抛出。目前可以逢低吸纳潜力个股,也可以追踪新热点,刚才说了从2月下旬以来,每一次触底回升,都是有相应的热点出现,如次新股、一带一路、雄安新区、还有粤港澳大湾区。那么本次大盘再次回到箱底,我们要做的就是逢低吸纳潜力个股或等待热点的出现,然后跟进买入。对于大盘而言,也是等待大盘缩量企稳的买入机会,目前大盘量缩的还不够,因此短期大盘继续维持震荡的走势概率较大一些。
创业板指数继续放量下跌,趋势继续下行,而且对次新股以及高送转个股的“严打”,将继续压制高估值中小创个股的表现,因此继续规避创业板的风险,保持谨慎观望。
【热点板块】周一热点方面除了避险抗通胀的酿酒、家电、黄金等表现好一些外,其余板块尽墨,特别是雄安概念板块集体复牌大跌,成为下跌的导火索。目前主流热点处于风险释放之中,操作上不要盲目的追进。而随着5月份的“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临近,板块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有可能会在雄安、粤港澳大湾区降温时来补位,所以对这个板块的经过调整的蓝筹个股,挖掘低位布局的机会。
【操盘策略】大盘重回箱体震荡的底部,等待缩量企稳回补时机,短期大盘维持震荡走势,继续控制好仓位,继续关注箱底附近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