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学院 股票书籍 股票视频 电子书 股票软件
股票入门炒股技巧选股技巧买入卖出看盘跟庄短线止损解套技术指标成交量K线图平均线趋势线捕黑马股票术语股票公式
视频教程股票入门视频炒股视频K线图视频短线炒股视频股票买卖视频炒股一招先天狼之眼技术分析视频基本面视频波浪理论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蜡烛图技术图解 >> 内容 94zw.com 最易懂的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站 牛市赚大钱
股票入门知识
什么是股票?
股票的种类
股票的作用
股票指数定义
投资股票的风险
股票的特征
什么是证券机构
股票清算价格
证券交易所
股票公司种类
什么是股市价
股票的交易市场
股份公司种类
成交 股票术语
股票指数定义
股息红利的来源
红利发放方式
如何选证劵公司
新手开户流程
除权与除息
开户需要的证件
怎样委托买卖
如何开立股东卡
股票怎么过户
怎样清算与交割
基本分析法
图形分析法
K线图知识
股票投资分析
经济周期的影响
道氏波动理论
成交量的变化
分析平均线
掌握主力的动向
选择市场优股
重势不重价
怎样捕捉热点
套牢了怎么办
判断大盘强弱
[ 点击更多 ]
股票入门视频
股票入门视频
炒股视频教程
炒股一招先视频
K线图视频教程
股票买卖视频
技术分析视频
天狼之眼视频
基本面视频教程
波浪理论视频
短线炒股视频
胡立阳炒股视频
杨百万炒股视频
栏目分类
股票入门 股票知识
股票术语 炒股入门
炒股技巧 选股技巧
买入技巧 卖出技巧
短线技巧 看盘技巧
跟庄技巧 炒股经验
解套方法 止损技巧
股票学习 炒股指导
股票分析 基本分析
心理分析 公司财务
股票交易 股票投资
基金知识 股票理论
公式应用 权证新股
投资策略 港股投资
追涨技巧 捕捉黑马
波段操作 涨停研究
股票指标 成 交 量
分 时 图 K 线 图
趋 势 线 MACD WR
KDJ RSI DMI ARBR
平 均 线 OBV BOLL
BIAS SAR ROC PSY
股票书籍教程推荐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轻轻松松炒股票
股民入市基础知识
从炒股新手到高手
世界上最会炒股的人
炒股就这几招
新手炒股快速入门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炒股实战指南图解
股票必涨买入法则
42种股票投资策略
20种股票买卖方法
股票短线操作技巧
操盘手培训课程
股票大师投资之道
涨停板盘口绝技
翻倍黑马实战教程
花荣职业操盘全集
股票技术分析理论
股市投资高手纪实
如何使用交易系统
巴菲特这样抄底
我的提款机中国股市
股票必涨买入法则
如何编写股票公式
股盲如何成股精
手把手教你学理财
股市赚钱大智慧
引论及历史背景
时间开始2014/6/27 20:49:16时间结束

第一章 引论

  有一种技术分析理论已经经受了数百年的洗礼,但是我们居然几乎一无所知;这种理论是一位多面手,能够与任何西方技术分析工具合而为一、相得益彰这种理论应用起来既充满乐趣,又得心应手、十分得力。阁下有意学一学吗?如果您已经心动,那么妙得很,本书讲的就是这门技术分析理论,日本蜡烛图技术。无论您的技术分析修养深还是浅,您都会发现它是一个无价之宝。

  说起来,日本的蜡烛线图比西方的线图、点数图的辈分都老了许多、蜡烛图技术激动人心,蜡烛图技术充满力量,蜡烛图技术是有趣味、使用蜡烛图,能够增进您的市场分析技能。在本书中,我列举的例子主要来自美国的市场,但是,同样的工具、同样的技巧,对于任何市场基本上都是适用的。

  借助蜡烛图技术,我们既可以进行投机交易,也可以进行保值交易。蜡烛图技术既可以应用到期货市场,也可以应用到股票市场、期权市场,或者适用的其它任何领域。通过本书,您将发现蜡烛图技术为市场分析添上了新一个空间维度。

  如果您从来未曾见到过蜡烛图,也不必紧张.我在写作本书时,出发点就是假定您对这门技术还不了解。实际上,对于绝大多数美国和欧洲交易界和投资界的朋友来说,它确实是很新鲜的。

  如果您是一位久经沙场的技术分析老手,那么您将发现一旦把日本蜡烛图技术与您的其它技术分析工具结合起来,就能造就一种强大的技术合成体。在本书中,关于将蜡烛图技术与西方技术分析工具融为一体的一章,可能激起您的强烈兴趣。

  如果您是一位业余的技术分析爱好者,那么您将发现,蜡烛图技术单独作为一门图表分析技巧,也是极其有效的。为了便于您的学习,我在书末附录了两份术语表,包括本书用到的全部西方技术分析术语和日本蜡烛图技术术语。

  日本的技术分析学问源远流长,经历了数百年的进化发展。然而,令人惊异的是,我们从不知道,日本人是如何用他们传统的技术分析工具--称做蜡烛图--来研究我们的市场的。面对这种现实,只要一想到他们在金融市场上厕身于最大型的交易对手的行列,那么您必然忐忑难安。日本人属于重量级的技术型交易商。如果您掌握了日本人使用蜡烛图技术分析我们的市场和他们的市场的诀窍,那么,无疑有助于揭开"日本人将做何动作?"的谜底。

  日本人采取西方技术与蜡烛图技术于相结合的方式分析市场,为什么我们不可以如法炮制呢?假如您不打算学习日本蜡烛图技术,那么,您的竟争对手一定会得手!

  要是您喜欢生动形象的技术术语。比如"上吊线"、"乌云盖顶"、"黄昏星"等用那么,这本书正是为您而作。目前,大多数资讯服务系统均提供蜡烛图资料,要是您已经订购了其中的一套,而且愿意学一学怎样使用这类图表,那么,这本书正是为您而作。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您将学会如何绘制蜡烛图,并掌握研读50种以上蜡烛线和蜡烛图形态的方法、这一部分将逐步地、明晰地为第二部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第二部分,您将学习如何将蜡烛图技术与西方技术分析有机地结合起来。

  本书不可能使您对市场大彻大悟。然而,它将为市场研究开辟一条崭新的道路,将擦亮您的双眼,使您看到日本蜡烛国如问能够"照亮"您的交易前程。

  在本书讲解的过程中,为了便于说明,给出了许多蜡烛图形态的示意图。这些示意图仅仅是示范性的例于而已。诸位必须了解,不可以把这些示意图与它们的上下文割裂开来,两者结合在一起,才完整地解释了相应价格形态的分析要领和原则。实际的蜡烛图形态未必与上述示意图丝毫不走样,但是依然可能为我们提供有效的技术信号。贯穿全书,在许多图表实例中,我们都会反复强调这一点的。价格形态的变体也可能为我们把握市场的实际状况提供重要的线索,您将看到不少类似的实例。

  如此一来,在实际应用中,当我们判断某个蜡烛图形状是否符合一定的分析要领,因而有效地构成一定价格形态的时候,就具有了某种程度的主观性。不过,在其它图表分析技术中同样存在主观判断的问题,上述主观性问题与它们的实质上完全一致。举例来说,假定400美元是黄金市场的支撑价格水平,是当交易日内价格跌过400美元算突破信号呢?还是以收市价格跌过400美元才算突破信号呢?是市场向下跌过400美元达到 399.9美元算突破信号呢?还是向下跌得更多才算突破信号呢?要回答上面这些问题,恐怕只能取决于您自己的交易风格、风险意识、以及您的市场哲学了。同样的道理,我也将通过文字、示意图和实例,为您提供识别蜡烛图形态的一般原则和技术要领,但是,您可不要指望现实世界的情况总是与理想的价格形态相吻合。

[yao_page]   我认为,要说清楚某种技术指标的作用,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市场的实例入手。因此,我在本书中列举了许多实际图例。这些实例覆盖了所有的投资市场,其中包括期货、固定收益证券、股票、伦敦金属交易市场,以及外汇市场等。因为我主要从事的行业是期货市场,所以我所采用的大部分图例出自这一领域。另一方面,这些图例也照顾到了所有的时间尺度--从日内蜡烛图,到日蜡烛图、周蜡烛图,直至月蜡烛图。在本书中,当我描述蜡烛图线及蜡烛图形态时,一般都是就逐日的行情而言的。比如说,我会这样交代,如果市场能够完成某个蜡烛图形态,那么当日的开市价就必须高于前一日的最高价。不过。我们也不妨推而广之,在各种时间尺度下,同样的原则均是适用的。

  在任何技术分析方法中,都存在着一定的主观性成分。有时候,对同一个对象,经验不同、背景不同的分析者都有可能采用不同的定义。蜡烛图技术也不例外,有一部分蜡烛图形态也是莫衷一是。我就遇上过这样的情况。关于一个价格形态到底是由什么蜡烛图线组成的,按照我的不同的信息来源,可能就存在着不同的定义,尽管它们中间的差异通常并不十分重要。举例来说,有一位日本作者写道,乌云盖顶形态(参见第四章)的完成条件是,后一日的开市价必须高于前一日的收市价。但是,根据其他作者的文字表述和其他人口头的说法,这个形态的完成条件是,后一日的开市价必须高于前一日的最高价。

  碰到类似上述定义有分歧的情况时,我的取舍原则是,哪一种说法能够为相应的价格形态的预测结果提供更高的准确率,哪一种就是恰当的。举个例子,上节提到的价格形态是一种处于市场顶部的反转信号。所以,我选择后面那种定义,即市场的当日开市价必须高于前一日的最高价。在这个例子中,一种情况是,市场的开市价高于前一日的最高价,然后市场再回落。另一种情况是,开市价仅仅高于前一日的收市价,然后市场再回落;两者比起来,前者自然更显得疲软。

  在我托人翻译的日文资料中,绝大部分都存在含含糊糊的毛病。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一部分可能在于日本人习惯于模棱两可的语言方式。这种习惯大约可以追问到日本的封建年代。当时,如果某个日本武士觉得哪个平民对自己无礼的话,他就有权砍下那个平民的脑袋。武士心里到底打着什么算盘,老百姓们当然并不总能揣摸清楚,于是他们只好借助这种含含糊糊的语言方式,来保住项上的人头、不过我相信,就我的资料而言,造成这种或多或少带有含混不清特点的语言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更是因为技术分析本身还算不上严格的科学,而是一门艺术。在绝大多数技术分析学问中,您都指望不上板上钉钉的精确法则,有的只是一些大方向性质的经验总结。

某些局限性

  在所有的图表分析方法中,具体的价格形态到底如何解读,主要取决于分析者。蜡烛图形态当然也是如此。这一点应当视为蜡烛图技术的一种局限性。我们只有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自己在蜡烛图技术上的分析专长,正确地判别出哪些价格形态及其变体最具有预测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主观性问题倒也未必全然是不利的。随着您在蜡烛图技术上的日益老练,最终您将发现,在自己所关心的市场上,到底哪些蜡烛图图线的组合最能够说明问题。如此一来,同那些不愿意象您一样勤奋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市场研究上的同行比起来,您自然就处在非常有利的地位上。

  正如后面有关章节所介绍,绘制一根蜡烛图线,需要用到当日的收市价格。因此,有时我们可能不得不等市场闭市,才能获得蜡烛图的有效技术信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能不得不采取预先安排收市时成交指令的交易方式,或者赌一把收市价格的水平,并在收市前的几分钟内发出交易指令。还有一个办法是,一直等到次日开盘时再发出交易指令。

  蜡烛图这一方面的特点可能带来麻烦,不过,其它很多技术分析系统(尤其是那些以收市价格移动平均线为基础的技术分析系统)同样需要收市价格来产生信号。市场在临收市的最后几分钟里经常出现交易活动突然急剧增多的现象,这正是因为计算机比的交易信号是以收市价格为依据的,所以据之形成的交易指令往往在最后关头一涌而至。有的技术分析师认为,唯有收市价格向上突破阻挡水平才构成有效的买入信号,因此,他们不得不等到市场收市,以证实信号的可靠性。从上述讨论可见,等待市场收市这方面的欠缺并不是蜡烛图技术一家所独有的。

  有时候,我可以充分利用小时蜡烛线图来寻求交易信号,而不是傻等当日交易活动的结束。举个例子。在日蜡烛线图上可能出现了潜在的看涨价格形态,但是照理,我应当一直等到市场收市,才能够确认蜡烛图形态是否大功告成。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当日的交易过程中,其小时蜡烛图也出现了看涨信号,那么,即使当时市场并未收市,我也建议买入(假定当前的主要价格趋势是向上的活)。

  在蜡烛图线上,开市价格也是一项要素。对于股票市场的交易商来说,如果没有联网报价设备,就有可能看不到各种股票的开市价格,因为报纸上有可能不刊登开市价格。我希望,随着蜡烛图技术的日益普及,各家报纸会将各个个股的开市价一起刊登出来。

  蜡烛图技术能够提供很多有价值的交易信号。但可惜的是,它并不提供价格目标。当然,我们有其它办法来预测市场的价格目标(比如说旧的支撑水平或阻挡水平,百分比回撤水平,投射方法,等等)。有些日本的蜡烛图技术分析师采取的做法是,根据第一个蜡烛图信号建立交易头寸,然后一直持有该交易头寸,直到市场出现下一个与之意义相反的蜡烛图形态.才将这笔头寸对冲了结。我们必须始终将蜡烛图价格形态同它所处的市场大环境相结合,与其它各种技术分析信号相结合,才能够正确地理解和把握它的真正意义。

  本书列举了上百个图例。如果在其中的一些图例中,您看出我遗漏了某些蜡烛图形态,那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另一方面,从一些图例中您还会发现,有时候,有的蜡烛图形态并没有多大意义。因此需要声明,蜡烛图技术并不是一种万无一失的交易工具。无论如何,这种技术确实有其独特的价值,为我们的技术分析的调色板上增添了一种鲜活的新色彩。

  应用蜡烛图技术的同时,我们还可以一如既往地采用在线图形式下的全部技术分析手段。但是反过来,蜡烛图为我们所提供的信号,在线图形式下却是不存在的。那么,为什么还要死抱着线图格式不放呢?在不远的将来,蜡烛图表可能会与线国平起平坐,成为技术分析的一种新的标准图表形式。事实上,我还打算作出一个更大胆的预言随着习惯于采用蜡烛图形式的技术分析师的日益增多,线图终将被蜡烛图取而代之。作为一名技术分所师,我已经拥有近20年的从业资历了,可是现在,一旦体会到了蜡烛图的种种妙用,就非蜡烛图而不取了。我仍然沿用各种传统的西方技术分析工具,但是蜡烛图技术使我对市场拥有了一份独特的视野。

[yao_page] 第二章 历史背景

  在日本的技术分析先驱(即设法使用过去的价格来预测未来的价格变化的人)当中,最早的、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名叫本间宗久。早在18世纪,他就通过在大米市场上的交易积聚了惊人的财富。在介绍本间宗久的事迹之前,先得大略地交代一下他发迹时所处的历史经济背景。下面的讨论所覆盖的时间,大概是从16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中.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日本从60个军阀割据的小诸侯国相互吞并成一个统一的国家,商业活动也兴旺发达起来。

  大约从1500年到1600年,日本一直处在连绵不断的战乱之中,各家诸侯(称为"大名",也就是封建藩主的意思)不断地相互征伐,争夺领地。这段历史就是所谓"战国时代"。在这一时期的最后40余年里,先后经过了三位杰出将军的努力,日本才终于在17世纪初得以统一。这三位不凡的将军分别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他们的赫赫战功和伟大成就.在日本历史以及民间传说中备受赞颂。日本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织田信长辛劳,车臣秀吉小康,德川家康享福。"如果说得更明白一点,那就是,虽然三位将军都为日本的统一作出了贡献,但是只有三位中的最后一位德川家康,才当上了幕府将军。从1615年到1867年,德川家康及其家族一直统治日本的江山,这一历史时期就称为德川幕府。

  这场百年战乱席卷了逐个日本,因此,在蜡烛图的技术术语中随处可见它的影子。话说回来,如果我们仔细琢磨一下,那么不难发现,在参与市场交易的过程中确实需要运用许多类似于军事谋略的技巧和方法.在这些技巧中,包括了策略、心理、对抗、战略撤退,甚至还有运气(对,的确存在运气好坏的问题)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因此是不奇怪,在这本书中,您处处都能遇上原本出自战场行话的蜡烛图技术术语。在这样的术语中,有所谓"拂晓袭击和夜袭",有所谓"前进三兵形态",有所谓"反击线",有所谓"墓碑线"等,不一而足。

  在德川家康刨立的封建中央集权系统的统治下,日本度过了一段相对稳定的和平年代,于是百废俱兴,到处都是机会。农业生产日益发展,而更重要的是,国内商业活动有了宽松的环境,更加发达起来。截止到17世纪,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全国性的市场体系,取代了过去那些相互隔绝的地方小市场。这个统一、集中的大市场的诞生,间接地孕育了日本的技术分析理论。

  丰臣秀吉认定大阪是日本的首都,便大力扶持它的发展,使之成为一个商业活动中心。大阪具有优越的港口条件,而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陆地运输不仅缓慢,而且既不安全又需要极高的成本。如此一来,大阪就成了全国的物资集散地,渐渐演变成日本最大的商业和金融中心。大阪既拥有巨额财富,也拥有庞大的物资仓库,名符其实地成为所谓"日本的大伙房"。当各地的物资供应出现不平衡时,大阪能够即时地调剂余缺,从而为市场价格的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对大阪的居民来说,生活就沉浸在追逐利润的欲望之中。(与此同时,其它城市却依然对商业渔利行为持传统的鄙视态度,与大贩形成强烈的反差。)当时的日本社会由四种等级森严的阶层所组成。由上而下,分别为武士、农民、工匠和商人。直到18世纪,商人阶层才终于打破了种种社会壁垒。甚至到了今天,在大阪当地,人们传统的问候语依然是"发财了吗,您哪?"

  大阪市的淀渥是丰臣秀吉(统一日本的三位伟大的军事家之一)军需物资的代理商。淀握在大米的运输和分配方面,以及在制订大米的价格方面具有非凡的才能。淀渥家的前院竟然重要到了如此程度,以致于日本的第一家大米交易所就是从这里萌芽的。他本人也变得富可敌国,不过从结果看来,显然是富过了头。1705年,幕府(征夷大将军领导下的军阀政府)宣布,他所享受的穷奢极欲的豪华生活与他卑贱的社会地位不相称,因此,将他的所有财产抄没充公。随着商人们手中财富的增长,他们中间有些人的势力也日益膨胀,幕府对此心怀戒惧。早在1642年,就有官员与商人相互勾结,企图操纵大米市场。当局对他们进行了严历的处罚,商人的子女被处死,商人本人被流放,他们的财产全部被剥夺。

[yao_page]17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淀渥家前院的大米交易市场终于发展成大阪的一个正式机构,堂岛大米会所(大米交易所)。在这间交易所里,商人们制定了大米的等级标准,通过讨价还价来厘定大米的价格。截止到1710年之前,这间交易所所进行的一直是大米的实物交易。1710年之后,这间大米交易所开始受、授大米的仓库收据(即大米仓单)。大米仓库收据称为"大米库券"。这些大米仓单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期货合约。

  大米生意的经纪业构成了大阪繁荣发达的基础。当时在大阪市,大米交易商的总数大约在1300人以上。在那一时期,由于没有可靠的货币标准(人们曾经尝试过以硬币作为硬通货来充当计价标准,但是随着硬币的劣化,这种尝试便流产了),大米便成为事实上的交换媒介。如果某位大名需要资金,那么,他就把富余的大米运抵大阪,将这些大米用他的户头储存在大版的仓库中。他将得到相应的大米库券作为这批大米的收据。然后,他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决定卖出这些大米库券的时机。事实上,许多大名在财政上都周转不灵,他们也常常将下一熟的大米税收(大名收取的捐、税是用大米的形式支付的--通常这些大米要占农民收成的40%~60%)提前作为大米库券卖出去。在有些情况下,他们甚至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把未来数年的大米收成统统抵押出去。

  大米库券的交易非常活跃。这种大米库券是凭着未来的大米收成而提前卖出的,因此就成了世界上最早的期货合约。堂岛大米会所从事了这类大米库券的交易,也就成为世界上第一间期货交易所。大米库券又被称为"空米"库券('空米'的意思是说,它不是具体的实物大米)。那么,究竟当时的大米期货交易盛行到何种程度呢?为了帮助您形成一个清晰的印象,请看下面这一组数字:1749年,大阪总共有110,000包(当时大米是用"包"做计量单位的)的空米库券在市面上交易,然而,当年全日本的实物大米只不过30,000包。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主人公、鼎鼎大名的"市场之神"本间宗久出场了。本间宗久在1724年(另据资料为1729年--译者注)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族。时人认为本间家族富裕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于是传开了这么一句谚语"这辈子一定能挣上领主的宝座,却休想象本间宗久家一样有钱。"1750年,本间宗久接手掌管他们家族的生意,在故乡的港口城市酒田的大米交易市场开始了他的大米交易生涯。酒田是大米的集散地。因为宗久是从酒田出道的,所以在日本蜡烛图技术的语言中,常常会听到"酒田战法"这样的用语。这一术语所指的就是本间宗久的交易之道。

  本间宗久的父亲过世后,他开始经营他们家所有的财产,尽管他只是家里最年轻的儿子。(在那个年代,通常都是长子继承父业执掌大权的。)这可能是因为本间宗久具有过人的市场见识。宗久携带着这股雄厚的资本,跨进了日本最大的大米交易市场--大阪堂岛大米会所的大门,投身于大米期货交易。

  本间家族拥有面积宠大的稻米种植庄园。由于他们家在大米现货上拥有雄厚实力,大米市场的有关信息通常也就逃不过他的耳目。不过,宗久并不以此为满足,他还逐年地记录了天气情况的资料。为了掌握投资者的心理,宗久深入地研究了大米价格的历史记录,并且一直追溯到了交易所还开在淀渥家前院的那个时期。宗久还创立了一套自已的通讯系统。从大版至酒田,宗久每隔一定距离便设立一个中转站,安排人员在约定的时间登上屋顶挥舞小旗,接力棒式地传递信息。

  宗久就这样主宰了大贩的市场。之后,他转向江户(即现在的东京)的地方交易所进行新的征服。他凭借自己对大十市场深刻的研究,积聚了巨大的财富。据说,他曾经有连续100笔盈利交易的惊人记录。

  他的声望如此值赫,以至于江户带头曾经传唱着这样一首民谣:"酒田(宗久的家乡)晴,堂岛(大阪的堂岛大米交易所)多云,江户臧前(江户的臧前交易所)雨纷纷。"这首歌谣的意思是说,当酒田的稻米赶上好年成的时候,堂岛大米交易所的价格就下跌,而江户的大米价格将暴跌。这支小调表明,本间宗久在日本大米市场上有呼风唤雨之能耐。

  本间宗久晚年,曾担任幕府当局的财务资政,并巨被授予武士头衔作为荣誉封号,本间宗久逝世于1803年。他的市场研究著作(〈酒田战法〉和《风、林、火、山》据说成书于18世纪。他在大米市场上所采用的交易策略后来逐步演化成了现代日本投资者所应用的蜡烛图方法。(译请注:"风、林、火、山" 四字,典出《孙子兵法》"军争篇"。原文为-一其疾如风,其徐如林,侵掠如火,不动如山......"意思大致为行动迅速,如风之疾,行列整肃,其严整舒缓如林;攻击时如烈火燎原,防守时如山岳巍然。")

  • 上一篇:蜡烛图的绘制方法
  • 下一篇:没有了
  •  看过这篇文章的还看过
    © 2004-2024 www.94z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