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损益表
对于一般股民来说,最让他们关注的是损益表。因为损益表犹如上市公司的“成绩单”,能集中反映该公司在一定时期中的收入、费用、利润或亏损,揭示公司获取利润能力的大小和潜力以及经营趋势。损益表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营业收入;第二部分是与营业收入相关的生产性费用、销售费用、其他费用;第三部分是利润。
由于损益表的内容主要为企业各项收入与支出,因此损益表的编制必须基于某一定的期间,才能了解该一期间内的收支情况,这是损益表与资产负债表编制上的显著差异之处。资产负债表为表示某一时点的静态报表,而损益表则为表示某一定时期的动态报表。如果说资产负债表是公司财务状况的瞬时写照,那么损益表就是公司财务状况的一段录像,因为它反映了两个资产负债表编制日之间公司财务盈利或亏损的变动情况。因此,损益表对投资者了解、分析上市公司的实力和前景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损益表,可以了解分析公司的盈利能力、盈利状况、经营效率,对公司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持续发展能力作出判断。
损益表通常自年初为起始时间,然后按时间分为第一季损益表、上半年损益表、前三季损益表及全年度损益表。参考价值最大,并可作为计算全年度每股纯利或股利依据的参考表,是包含整个年度的损益表。
有的公司公布财务资料时以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代替损益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就是在损益表的基础上再加上利润分配的内容。通过阅读与分析利润表,股东可以了解公司一定期间内业务经营情况及利润形成的全过程;了解公司利润计划的执行情况;分析收入、成本、费用、税金各项目的构成比例是否合理;了解投资价值和投资回报率;预测公司在未来期间的经营业绩趋势;了解上市公司利润分配情况;分析公司利润分配程序和分配比例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总的来说,损益表是一张动态表,反映了公司在某一时期的经营成果,是一个比较直观的经营状况表。其主要内容和分析方法如下:
1.营业收入。是指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对外提供劳务而获得的新的资产,其形式通常为现金或应收帐款等项目。对一般公司来说,销售收入是公司最重要的营业收入来源。一般而言,公司的营业收入通常与它的营业活动有关,但也有一些公司营业收入的某些部分与其自身的业务并无关系。因此区分营业收入和其他来源的收入有重要意义。“主营业务收入”就是指企业销售商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收入总额。
2.营业费用。是指企业为获得营业收入而使用各种财物或服务所发生的耗费。销货成本是一般公司最大的一笔费用,它包括原材料耗费、工资和一般费用。一般费用包括水电杂费、物料费和其他非直接加工费。与销货成本不同的销售和管理费用包括广告费、行政管理费、职员薪水、销售费和一般办公费用。利息费是指用以偿付债务的费用。上述费用都会导致公司现金开支的增加。
3.利润。税前利润由通常的营业收入与营业费用之差来决定。从税前净利润中减去税款,再给非常项目调整后,剩余的利润就是税后净利润。税后净利润又分为支付给股东的股息和公司的留存收益两项。公司若亏损,公司的留存收益就将减少,公司多半会因此而停止派发现金股息。若公司盈利,这些收益将首先用于支付优先股的股息,之后再由普通股取息分红。另外,我们不仅要看利润的多少,还要看利润的性质。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及相关税金,反映的是主营业务实现的毛利,称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利润加其他利润减去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得出的差额,反映公司的经营效益,称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则从营业利润开始,加投资收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而得出。它反映公司直接在供产销经营过程中,或投资联营、购买股票债券等所有公司业务活动的总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