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率决定理论在国际金融研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西方金融理论的核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之初,为了说明两国货币兑换比率如何以及这种比率变动的原因,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阐述分析。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汇率决定理论学说。
一、购买力平价理论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最古老、最基础的汇率决定理论,由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于20世纪初提出,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它包括三个方面:
(1)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两国之间货币的内在购买力之比决定两国货币的汇率。由于一国汇率的变动原因在于购买力的变动,而购买力变动的原因在于物价变动,这样汇率的变动归根到底就由两国物价水平比率的变动所决定。
(2)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卡塞尔在提出绝对购买力平价理论之后,又提出了相对购买力平价理论,即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物价水平变动率之差。与绝对购买力平价相比,相对购买力平价更具有实用价值。
(3)成本平价理论。前面讨论的购买力平价,都是一种价格平价,一方面价格会影响汇率,另一方面汇率也会影响国内物价。所以只从价格讨论汇率的决定是不够准确的。相比之下,成本受汇率变动的影响要小得多,以成本平价来讨论汇率决定是比较适宜的。
购买力平价理论规定,汇率由同一组商品的相对价格决定。通货膨胀率的变动应会被等量但相反方向的汇率变动所抵消。举一个汉堡包的经典案例:如果汉堡包在美国值 200 美元一个,而在英国值 100 英镑一个,那么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汇率一定是2美元/每英镑。如果现行市场汇率是 17 美元/每英镑,那么英镑就被称为低估通货,而美元则被称为高估通货。此理论假设这两种货币将最终向 2∶1 的关系变化。
购买力平价理论的主要不足在于其假设商品能被自由交易,并且不计关税、配额和赋税等交易成本。另一个不足是它只适用于商品,却忽视了服务,而服务恰恰可以有非常显著的价值差距的空间。另外,除了通货膨胀率和利息率差异之外,还有其他若干个因素影响着汇率,比如:经济数字发布、资产市场以及政局发展等。
在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购买力平价理论缺少事实依据来证明其有效性。90 年代之后, 此理论似乎只适用于长周期(3~5年),在如此跨度的周期中,价格最终向平价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