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对银行有什么好处呢?银行把自己有限的资金盘活了,同时利润被急剧放大:比如以前要拿出10亿元资本金来发放一批个人贷款,必须要等上30年才能再收回来;而有了这个机制以后,即便打九折出售,现在就可以收回九亿元,拿出去继续放贷,并且这九亿元的贷款还可以再卖出去,再换回8.1亿元……这样循环下去。通过等比数列的知识,我们可以知道,有了这个机制,这10亿元的资本金就可以发放100亿元的贷款,这样银行就可以把利息收入放大10倍,在资产规模不变的条件下,盈利水平会急剧上升。而实际上,金融工具越是创新,这个折扣就越小,这个机制能够放大的倍数就越大。 这对这家收购贷款的机构有什么好处呢?首先,它不用开设一家分行,就可以涉足商业银行业务。换句话说,它在获得同样信贷收益的同时,却不必建立如商业银行一般庞大的风险稽核机构和柜台业务。更重要的是,它不是商业银行,所以不需要受到商业银行那样的严格监管,自然也就无需维持那么高的资本充足率。可是问题在于,它从哪里筹集到那么多资金去收购银行贷款呢? 第一个来源当然是自有资本,不过问题在于,如此高风险的企业,其资产的本质就是形形色色的贷款包,你还能期待它们创造出高于平均利率的回报吗?那怎么办呢?资金成本公式(资金成本等于贷款利率和股东要求回报率之加权平均数)告诉我们一个捷径,就是能不能得到更便宜的贷款? 可是商业银行好不容易把贷款放出去了,难道会给你提供更便宜的贷款?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直接向市场发行债券。但是问题在于,对于这种业务模式风险如此之高的企业来说,它筹集资金的成本怎么可能比收购商业银行的贷款还低呢?其资产的本质就是那些贷款啊。所以,它发行债券的成本最起码要比贷款的平均利率高吧?不过,你小看了信誉的价值,特别是美国政府信誉(或者换个更准确的说法,金融霸权)的价值。在美国,从事这一业务(学名叫"资产证券化",不过其行业本质没有这名字本身专业)的机构中,最大的两家就是房利美(Fannie Mae)和房地美(Freddie Mac),它们不是政府部门,也没有美国政府部门提供担保,相当于我们中国的事业单位。所以我虽然身为金融学博士,可是到今天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同意把中国那么多的外汇储备用来买这种企业发行的伪国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