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股权分置试点的推出对市场影响只是短暂的,因为决定股价的主要因素是公司的内在价值,全流通的对价补偿只是短期内使试点公司具有了含权预期,并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司的内在价值。随着后期试点公司的陆续推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东在博弈过程中必然会形成利益平衡点,届时市场股权分置的负面影响将会被市场自然消化。
2. 宏观调控对市场的影响
证券市场自2004年以来的调整,主要是由于宏观调控开始导致经济走势和政策预期存在了较大不确定性,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尤其是周期性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预期出现了分歧,自去年二季度开始相关行业个股成为投资者不断减持的对象。由于这些周期性行业个股所占股指权重较大,它们的持续走低最终拖累大盘延续了2001年以来的熊市调整。
从今年上半年已经公布的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来看,始于2004年的宏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5月份以来消费品和原材料价格均出现了明显回落,目前对于2005年的"中国经济软着陆"各方已经达成共识。对于此次宏观调控,我们认为只是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一个插曲,并不能改变中国经济长期保持的增长趋势,宏观调控对证券市场的影响目前已经被充分释放。我们预计,今年下半年政策调控将趋于宽松,经济环境将会逐渐趋于乐观。
二、经济转型将提升证券市场内在价值
不可否认,证券市场目前还存在很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但我们认为中国证券市场并不会因此而失去吸引力,这是因为:长达20多年经济持续高增长已经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庞大的消费需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球产业基地的转移,都成为了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中国的崛起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正成为诞生企业巨人的沃土。
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从追求总量增长,逐步向调整增长结构转变。国家实施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将改变过去粗犷型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产业结构的调整将对优势企业做大做强提供有力保障。
1. 地域垄断被打破
政府决心打破地域垄断,鼓励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做大做强,优秀的企业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可望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和财富积累。在资本市场中,这种财富效应将被迅速放大,近年来证券市场中出现"贵州茅台、云南白药、中兴通讯、双汇发展"等一批长期走牛的
股票,便是这种效应的体现。
2. 提高行业门槛,保护知识产权
诸多行业开始实行的市场准入制度提高了行业门槛,避免了恶性竞争,有利于优秀企业的发展。同时,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家产业政策的核心内容之一,有助于优秀企业利用技术优势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同时,鼓励了企业投入更多资源在研发中,进而提升自身的竞争优势。
3. 税负调节将提高企业盈利能力和证券市场投资价值
中国内资企业平均税负相对较重,某种程度上是一种不公平待遇。外资企业在中国享有优惠税率,出口为主的公司还享有出口退税,而内资企业却是高税率。中国目前推进的税制改革,将实行内外资企业的公平待遇。统一税率,对于内资企业尤其是大中型企业,税负会大幅降低,而税率的杠杆作用将使企业盈利大幅度提高,这将构成企业价值提升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