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等到合适的机会再出手
投资者不要因为没事做而想要这里尝试一些、那里买一点,希望能够碰到好运气。而应该集中精力寻找几家非常优秀的公司,这样就能够确保自己不随便投入资金、买入自己不值得投资的公司。
众所周知,在巴菲特40多年的成功投资生涯中,真正成就他今日财富地位的仅仅是10多次投资决定的。结合自身经验,巴菲特建议投资者建立一张卡片,上面只允许自己打20个小洞,每次买入一种
股票时必须打一个洞,打完20个就不能再买股,只能持股。这种态度会使投资者从"盲目地购买"转变成真正优秀公司的长远投资人。
巴菲特把选股比喻成射击大象,投资人所要选择的是一头很大的大象。虽然大象不是常常出现,而且跑得不是很快,但是如果你等到它出现时才来找猎枪,可就来不及了。为了能够及时抓住这个机会,投资者任何时刻都要把上了子弹的猎枪准备好。也就是说,投资者任何时候都要准备好现金等待着那只大象--大好投资机会来临。比如在美国股市飙升时期,巴菲特就很少购入大笔的
股票,反而累积现金。
而一般的投资者就是喜欢东买西买,名下
股票种类多得不胜枚举,等到最佳企业廉价购入的机会到来时,反而手上剩下的资金不多。这就像打猎,大象一直不出现,猎人便失去了耐心,就连松鼠、兔子等小动物也照射不误。结果,等到大象出现时,子弹已经所剩不多。
巴菲特在1999年3月向股东们强调,股市升腾已经使美好的购入机会不再,因此他找不到适合射击的大象。但有一点他是可以保证的,那就是他和查理将会集中精神和保持耐心,等着大象的出现。
巴菲特本身的投资次数的确是很少的,但一旦决定投资就会投入大笔资金。比如,自从1960年末全盘卖出手上的白银之后,巴菲特一直都在注意着国际银量的供需状况,看看有没有可以借市场错误标价而再赚一笔的机会。尽管他30年来一直都在注意着银量的生产、供应和需求,但他却没有发现巨大的获利机会,因此30年来都没有任何举动。
直到1997年,巴菲特觉得机会来了。他发现整个20世纪90年代,每年的银产量都少于需求。简单地讲,白银不像金条那样主要是为了装饰用,而是拥有一些很重要的实际经济用途,包括制造日常拍摄的相片底片等。但问题是银一般不是采矿者心目中的主要金属,而是他们从地下采掘其他金属(如金、铜等)时所取得的副产品。因此,就供应量而言,会受其他金属供需情形的影响。比如,如果金条价格大跌、铜的需求大降的话,这两种金属的采矿量将减少,这也导致银的生产量相应下降。问题是银的经济用途是相当稳定的,因此这将使银价因供应不足而上涨。但在90年代,巴菲特发现国际市场银的供应商一直不停地消耗他们的存货,因而导致价格一直没涨。换言之,银的公开价格还未反映出实际上的供需情况。这种"消费多过生产"的现象迟早将导致国际市场上银的存货被人掏尽,而银价必将上涨。
这就是非常典型的巴菲特所谓的"令人流口水的价格"。看中这一点之后,巴菲特在1997年总共买下了超过2.8万吨的银,一夜之间,从30年来完全没有持有任何银,摇身而成为世界最大的银主人。30年来一直不停地注意市场的供需状况但从未买入,而机会一到的时候,则大笔进场,这就是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巴菲特在选购
股票的时候也是这样。如果他觉得不值得买,那他就一张
股票也不买。如果值得买,他就会大举进场,绝对不会有半点犹豫不决。
就如其他杰出的投资家一样,巴菲特有着很强的识别力--他抵制住了在当时看上去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些
股票的诱惑。巴菲特不允许自己随波逐流地去购买那些只是由于价值被低估才具有投资价值的
股票。
例如,美国股市上大约有10 000只
股票,包括甲骨文公司,都以低估了的价值为基础进行交易,但是在这10 000家公司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具有引人注目的长期发展前景。大多数公司或者是基础很差,或者是有着起伏不定的发展史,在巴菲特看来,这样的公司应该尽量地避免接触。另外一些公司能够提供阶段性的交易收益,但是当投资群体厌倦了它们的题材,转而去别的地方寻找短期利润时,这个公司就衰退了。
巴菲特认为,在投资者手中有现金的情况下,也应该抵制住购买
股票的诱惑。在很多情况下,沉甸甸的钱包招致了错误的产生。巴菲特在1999年初持有35亿美元的现金和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债券。他对此感到非常满足,因为这些财富相当于许多小国家年国民生产总值之和,他准备长期持有这些财富,直到发现有值得去购买的、处于合适价位上的公司。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多数投资者感觉有一种心理的需要,想让自己手里宽松的资金立刻发挥作用。他们不是耐心地等待所喜爱的
股票价位下跌,而是在没有考察这些公司基本财务状况的前提下,购买了一些品质比较差的公司
股票,或者以一个很高的价钱买了本该很便宜的
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