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旺材电商逐步落地,估值中枢或逐步上行
旺材电商平台进入蓄势阶段,传统建材领域迎来搅局者。广联达在13 年11
月份宣布布局建材电商领域以来,公司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此次交流会是公司电商平台走向市场的第一步,我们看好公司在垂直建材电商领域的战略布局:1、互联网最重要的是用户量和用户黏性,公司深耕建筑行业多年,通过工具软件销售占据了众多建筑业企业的入口,同时广材网的推出又将大部分供应商纳入到公司的客户群体,综合考虑当前的建材电商发展趋势,公司的用户优势是决定其构建建材电商平台成功的核心要素;2、旺材网可以抓住采购商的内在需求,(1)国企地产阵营中,国资委发布了“登高计划”,力推阳光采购,要求国企必须上集中采购管理系统,中建总是公司的集采系统标杆案例;(2)中大型民营企业方面,公司免费提供集采系统(通常购买成本在几百万的数量级),并且通过联合采购以降低采购成本;(3)中小地产商方面,其本身的供应商资源较为缺乏,电商平台为其提供了大量的供应商资源,且省去了其资质审查的成本,平台对其黏性最强。3、平台同时可以击中供应商的“痛点”,除了能获取较多的订单之外,供应商进入平台也是大势所趋,主要原因在于旺材网通过在各地区进行联合采购,大部分采购将会因为低成本高周转而转为线上交易,线下交易逐步趋于清淡,因此供应商会逐步被迫转型线上交易。4、平台用户黏性毋庸置疑,旺材网也会建立类似淘宝的信用体系,若供需双方第一次线上交易,第二次转为线下交易,如果被平台知悉将不利于双方的信用积累(比如新项目不推荐,或者降低评级),而是否享受供应链融资服务是决定双方是否依赖平台的核心要素。
建材垂直电商盈利模式丰富,市场空间巨大。旺材网短期的盈利模式仍在于收取会员费、供应链融资服务的信息介绍费用,长期而言,我们预计公司具备第三方支付资质后,互联网金融业务将是一大看点;同时,交易量逐步增长之后的交易佣金收入也不可小觑。
盈利预测:从参会现场反馈可以看出公司电商业务的推进效果仍是非常正面的,我们认为,随着公司电商平台业务逐步上线,交易规模的逐步放大,市场对于新业务的估值热情将重新点燃,预计公司14~16
年EPS 分别为0.93、1.33 和1.91 元,维持“推荐”评级。[yao_page]
捷成股份:二次激励锁定增长,长期成长逻辑清晰
继续锁定业绩增长通道,净资产收益率持续上行。1、按照第二期股权激励行权条件,公司2014~2016
年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23%和19%,追溯公司第一期股权激励期间的业绩表现,我们认为公司14~16
年净利润增长率大幅超出行权条件是大概率事件。2、在公司2012年推出的第一期股权激励行权中规定,12~14
年公司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10%、11%和12%,而第二期行权条件继续延续提升净资产收益率的要求,我们认为随着捷成收入和利润规模的持续壮大,重视资产盈利能力成为公司的重要考核目标,反映出管理层对于公司持续稳健经营的态度。3、此次股权激励覆盖面与第一期基本没有重复,反映了公司管理层在激励机制方面的共享精神,随着公司近年来外延式扩张的演进,通过股权激励将其核心团队利益与上市公司进行捆绑,也有利于公司与并购标的的深度融合。
“内生+外延”并举,看好长期增长趋势。1、传统音视频领域是受到互联网挑战最为严重的行业,外部因素驱动国内广电行业经历技术与商业模式的深刻变革。全媒体、3D、超高清4K
相继进入投资高峰,公司具备业内不可复制的一站式音视频解决方案提供能力,龙头优势不断扩大,广电业务远未到达“天花板”;2、公司近年来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广电双向改造、智慧城市、版权分销等建立在音视频业务基础上的业务分支将有效分享公司的渠道及技术优势,将成为公司14~16
年的主要内生业绩驱动因素;3、公司外延式扩张近期偶遇波折,但我们认为不改公司对于外延扩张的战略思路,随着渠道以及技术实力的积累公司平台属性愈加明显,并购是内生发展的必然选择。公司团队在历次并购案例中也证明了其稳健的作风,我们继续看好公司外延式扩张的布局。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2014~2016
年公司EPS 0.66、0.94、1.20 元,当前股价对应PE 为28、19、15 倍,维持“推荐”评级。[yao_page]
邦讯技术:并购博威,抢占4G网优市场
并购SMALL CELL 龙头助力公司抢占4G
网优市场先机
博威科技和博威通讯能提供Small Cell 端到端完整解决方案,终端AP出货量超过12
万台以上,是国内用户量第一的供应商,其家庭网关更是国内唯一一家实网承载运营超过10万的厂商,是小基站产品细分行业第一名。
邦讯技术作为专业的无线网优厂商,此次并购可以将公司的销售服务优势和博威的产品优势强强联合,抢占4G 的Small Cell
市场先机。
4G 建设渐入高峰,SMALL CELL 需求迎来快速增长
受4G
频点高,穿透力弱的影响,网优环节往往是运营商的重点建设目标。传统室分解决方案因施工难度较大,无法调节流量,而Small Cell
因布网灵活,可有效减少宏基站压力,调节流量;
另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数据业务需求与日俱增,用户的体验度要求也不断提高。Small
Cell 技术一方面能满足运营商组网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满足移动用户对新兴业务的需要 。我们认为随着4G 建设逐渐进入高峰期,运营商对Small Cell
的需求将迎来快速增长。
转型战略逐渐清晰,物联网云平台值得期待
公司一直以来积极进行战略转型,此次并购除了能大幅提升公司在网优行业的竞争力外,Small
Cell
也可以与公司前期布局的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联合运营,从而助力公司打造未来真正的物联网云平台。
维持“买入”评级
根据公司公告,预计博威2014-2016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500 万、2000万和2500 万,为此我们上调公司 2014-2016 年 EPS 分别为 0.48 元、0.83 元和1.12
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小基站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运营商集采方式变化风险[yao_page]
复星医药:医疗服务布局再加速,参与国有企业平台
医疗服务布局再加速,参与国有企业主导的医疗服务投资平台:国控医投成立于2013
年11
月,为国药产投与国药控股下属的医疗服务投资平台。若此摘牌交易完成,公司将取得国控医投35%的股权,而国药产投和国药控股分别持有40%和25%股权,公司将成功参与到国有企业主导的医疗服务投资平台。
医疗服务乘政策东风,内生外延并行,协同性渐显。医疗服务大发展是未来十年的主线,公司在医疗服务领域布局较早,现已形成一线城市高端医疗、二三线城市综合医院与专科医院相结合的初步布局。公司布局医院两大特点,以实现强有力的内生增长:一是布局产能拐点型医院,如并购禅城医院时,其在新建高端医疗区和老年医学区,目前综合大楼500
张床位陆续投入使用;再如参股美中互利,旗下和睦家一直在进行门店扩张,目前在广州和青岛筹建和睦家综合医院,预计2015-2016
年开业;同时在规划杭州、厦门、成都、南京的和睦家诊所或医院筹建。二是实现高端医疗、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相协同,如禅城医院可与南洋肿瘤合作,建立肿瘤治疗中心,也可与和睦家合作,实现高端医疗。外延扩张继续进行,此次参与国有企业主导的医疗服务投资平台,可能加速公司在医疗服务领域布局。
认购NSP
增发股权并设立合资公司,继续布局国际化业务:公司出资约4625.9 万美元认购NSP 增发的285.7
万股股份(约占其增发后总股本的15%),认购价约为16.19 美元/股。复星实业(香港)与NSP 分别出资400 万美元、1,600
万美元在香港设立一家合资公司,复星实业、NSP 分别持有合资公司20%、80%的股权。NSP 注册地为美国,成立于1972
年,主要从事保健食品、护肤品及其他配套产品的生产及销售,旗下NSP?(纯植物保健品、个人护理和家居用品)和Synergy?(草药胶囊及片剂、膳食补充剂、护肤)产品覆盖30
个国家和地区。2013 年度,NSP 实现营业收入37,810 万美元,实现净利润1,761
万美元。
国际化业务再发力,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方向:公司在国际化业务方向,已经布局激光美容设备供应商AlmaLasers、个性化药物剂量诊断检测企业Saladax
Biomedical,Inc.,以及结核病体外诊断产品及服务供应商OXFD、快速诊断产品生产企业SDB 等。此次认购NSP
增发股权并成立合资企业,是公司国际化业务的又一次布局,而公司此次的战略想法与之前对Alma 的基本类似,一方面代理NSP 的保健、护肤产品,另一方面通过与NSP
合作积累保健、护肤等行业经验,为公司在该领域的继续布局打下基础。公司看到了国际业务在国内发展的巨大潜力,开始先于市场提早布局,相信随着这些业务的逐渐开展以及公司对这些业务的扶持(如积极推动Alma
与禅城医院的合作),国家化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方向。
投资建议
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 年的EPS
分别为1.03、1.24、1.47 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8.9、15.7、13.2
倍。公司已过了原始积累阶段,医疗服务加速发展,在研产品线有望成为公司发展新引擎。公司作为我们“马年战斗序列”的医疗服务代表,持续的医疗服务领域的扩展继续推动投资机会的提升,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交易不确定风险、业绩的综合性预测风险、估值下移风险。[yao_page]
中集集团:经营态势向好,海工品牌得到加强
核心观点:
中集集团1
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幅度较大,这主要是因为集装箱压缩产能、海工交付节奏,以及人民币贬值导致远期外汇合约损失等。2
季度以来,上述因素逐渐得到改变,公司经营向好的态势明显:
集装箱进入旺季,利润预期改善:2
季度以来,集装箱行业整体产销回升明显,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我国集装箱4-5 月合计产量为2,531 万立方米(约合96
万TEU),同比增长29.3%。考虑行业增幅和公司的市场份额,我们测算公司2 季度干货集装箱销量有望达到40 万TEU 左右,同比增长20%以上。考虑到3
月以来的集装箱市场报价坚挺,同时钢材(约占成本的50%)的价格同比下降10%左右,2
季度集装箱业务的利润率有望明显改善。
海工装备交付顺利,盈利拐点可期:1 季度,公司海洋工程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1.1
亿元,同比增长303.6%,这主要是在建的4 座半潜式钻井平台(其中1 座为2 月28 日开工)按进度确认的收入。2
季度以来,公司在建的半潜式钻井平台继续推进,1 座自升式气体压缩平台开工建造,并顺利完成了2 座300 英尺的Super M2
型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32、海湾钻探者一号)、1 座150 英尺的自升式钻井平台(新胜利一号)的交付。由于自升式钻井平台是交付时确认收入,因此,3
座自升式平台的交付将为公司2 季度贡献3亿美元左右的收入,为海工业务尽快实现扭亏为盈提供良好基础。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
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7,506、78,697 和90,118 百万元,EPS 分别为0.792、1.129 和1.368
元(按增发后股本计算)。基于公司集装箱业务已在底部企稳回升,海工业务盈利在望,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水平,我们继续给予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导致集装箱需求低迷风险;海工项目进度低于预期的风险;深圳前海地块未来进行商业开发的获益程度具有不确定性;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变化对公司利润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yao_page]
中华企业:再融资助力增长,市场化发展继续迈进
事件:6 月27 日晚,公司公告2014
年非公开发行
股票预案,拟募集不超过60
亿元,其中大股东上海地产集团将上海房地产经营公司10%股权、上海凯峰地产10%股权和馨虹臵业100%股权臵入上市公司,作价约21亿元。公司本次发行价不低于4.25
元,发行数量不超过14.1 亿股。
约21 亿元换来待结权益土地储备22 万方,优质资产解决市场拿地瓶颈
集团注入3
个相关公司资产,按权益计算将增加公司待结土地储备22万方,共计涉及6 个项目,其中4 个上海项目、1 个无锡项目、1
个江阴项目。注入项目资质好,除无锡项目以外,大多为早期拿地项目,毛利率均超过30%,其中江阴项目和上海松江项目将在2014
年贡献业绩。
当前土地市场有所降温,6 月上海住宅用地平均溢价率为7%,较5 月的30%有所下降,但仍处高价成交阶段,和2008、2012
年仍有差距。
我们认为,此次集团注入资产,一是注入资产盈利性好、价格低,将在未来3
年内增厚业绩,二是解决市场地价高企的拿地瓶颈。
债务期限结构优化,打破扩张束缚
截止2013
年,公司净负债率为57%,和重点房企平均58%相差无几,但期限结构差异较大。公司短期借款占有息负债比例为76%,远高于行业平均和标杆企业万科的63%和43%。
我们认为,债务结构期限结构会影响公司扩张进度,公司计划募集的不超过39
亿元资金(其中补充流动资金11 亿元)将对公司债务结构带来有效转变,为后续高增长做下准备。
公司继续迈进解决同业竞争,给予增持评级
集团支持公司解决同业竞争,在当前国企改革持续推进背景下,其他以市场化手段推进公司发展的举措也有望加快推进。我们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14~2016
年EPS 为0.33/0.35/0.48 元,对应PE 为14/13/10 倍。
风险提示
楼市加速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