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学院 股票书籍 股票视频 电子书 股票软件
股票入门炒股技巧选股技巧买入卖出看盘跟庄短线止损解套技术指标成交量K线图平均线趋势线捕黑马股票术语股票公式
视频教程股票入门视频炒股视频K线图视频短线炒股视频股票买卖视频炒股一招先天狼之眼技术分析视频基本面视频波浪理论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以交易为生 >> 内容 94zw.com 最易懂的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站 牛市赚大钱
股票入门知识
什么是股票?
股票的种类
股票的作用
股票指数定义
投资股票的风险
股票的特征
什么是证券机构
股票清算价格
证券交易所
股票公司种类
什么是股市价
股票的交易市场
股份公司种类
成交 股票术语
股票指数定义
股息红利的来源
红利发放方式
如何选证劵公司
新手开户流程
除权与除息
开户需要的证件
怎样委托买卖
如何开立股东卡
股票怎么过户
怎样清算与交割
基本分析法
图形分析法
K线图知识
股票投资分析
经济周期的影响
道氏波动理论
成交量的变化
分析平均线
掌握主力的动向
选择市场优股
重势不重价
怎样捕捉热点
套牢了怎么办
判断大盘强弱
[ 点击更多 ]
股票入门视频
股票入门视频
炒股视频教程
炒股一招先视频
K线图视频教程
股票买卖视频
技术分析视频
天狼之眼视频
基本面视频教程
波浪理论视频
短线炒股视频
胡立阳炒股视频
杨百万炒股视频
栏目分类
股票入门 股票知识
股票术语 炒股入门
炒股技巧 选股技巧
买入技巧 卖出技巧
短线技巧 看盘技巧
跟庄技巧 炒股经验
解套方法 止损技巧
股票学习 炒股指导
股票分析 基本分析
心理分析 公司财务
股票交易 股票投资
基金知识 股票理论
公式应用 权证新股
投资策略 港股投资
追涨技巧 捕捉黑马
波段操作 涨停研究
股票指标 成 交 量
分 时 图 K 线 图
趋 势 线 MACD WR
KDJ RSI DMI ARBR
平 均 线 OBV BOLL
BIAS SAR ROC PSY
股票书籍教程推荐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轻轻松松炒股票
股民入市基础知识
从炒股新手到高手
世界上最会炒股的人
炒股就这几招
新手炒股快速入门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炒股实战指南图解
股票必涨买入法则
42种股票投资策略
20种股票买卖方法
股票短线操作技巧
操盘手培训课程
股票大师投资之道
涨停板盘口绝技
翻倍黑马实战教程
花荣职业操盘全集
股票技术分析理论
股市投资高手纪实
如何使用交易系统
巴菲特这样抄底
我的提款机中国股市
股票必涨买入法则
如何编写股票公式
股盲如何成股精
手把手教你学理财
股市赚钱大智慧
6.市场大师
时间开始2014/6/28 16:52:11时间结束

自从交易市场形成之后,大师就一直伴随我们左右。讨论市场狂热的经典作品《Extraordinary Poput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在1841年发行于英国,目前市场上还买得到这本书。该书的作者Charled Mackay描述荷兰的"郁金香狂热"(Tulip Mania)、英国的"南海 泡沫"与其他的类似事件。人类天性的演变很缓慢,目前又有一些新的狂热----包括"大师狂热" 在内----席卷市场。相对于数世纪之前,现在的大师狂热蔓延非常快速,这需要感谢传讯科技的 发展。即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也随着市场大师起舞,就如同中世纪虚构福音的信徒。 金融市场有三种类型的大师:市场循环折大师、神奇方法的大师与过世的大师。某些大师可以预 测市场的重要转折点,另一些大师提供"独特的方法"----通往财富宝库的最新快速道路,还有 另一类的大师,他们避开当代的批判,由另一个世界指导信徒们进行交易。

市场循环的大师

近数十年来,美国股票市场大体上呈现四年一期的循环。显著的空头市场低点发生在1962年、1966 年、1970年、1974年、1978年与1982年。股市市场通常会有2.5~3年的上涨阶段,然后是1~1.5 年的下跌。在每一个主要的循环中,几乎都会出现一位市场循环大师,大师的声誉大约可 以维持2~3年的时间。每位大师主宰市场的期间,基本上与主要的多头市场相互吻合。 一位市场循环大师可以预测所有的重要涨势与跌势。每个成功的预测都会提高他的声誉:因此, 当他下一次提出预测时,将有更多的信徒抢进或抢出。如果愈来愈多的人们认可这位大师,他的 看法将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当你发现一位炙手可热的新大师时,追随他的指示将有利可图。 市场上有数以千计的分析师,任何时候总有一些手风奇顺的人。对于大多数的分析家来说,整个 生涯中总有一段神奇的日子,这就如同一座破钟----每天至少会准两次。品尝过这种神奇精准的 滋味之后,一旦手风逆转而被市场所淡忘,他们将觉得很沮丧。可是,还是有一些人偶尔可以成 功,所以当他们手风转背时,仍然持续努力。一位市场循环大师的成功,绝对不是仰赖短暂的运 气。他对于市场有一套心爱的理论。这套理论----循环、成交量、"艾略特波浪"或任何其他的 见解----通常是发展在他成名的数年以前。最初,市场拒绝遵循这位大师的理论。后来,市场发 生变化,数年之内的走势与该套理论环环相扣。于是,这位大师的声誉逐渐攀越高点, 君临整个市场。模特儿也是如此,他们的命运随着大众口味而改变。某年是耀眼的金发,隔年 是狂野的褐发。去年是炙手可热的金发名模,今年突然消失在流行杂志的封面上,黑发模特儿转 为抢手,甚至脸上还要有个胎记,模特儿不会改变----发生变化的是大众的品味。

市场大师是来自于市场分析边缘地带的异类,他们都不是被公认的分析师。支领薪水的机构分析师,都是以饭 碗的安全性为主要考量,他们都采用类似的分析方法,所以不可能出现奇迹般的结果。市场循环大师是拥有独特理论的异类。市场大师的生计通常都是来自于撰写市场分析报告,他可以靠着提 供建议而致富。一旦成名之后,订阅量可能由每年的几百份增加为数万份。据说,某位最近成 名的市场循环大师,他雇用三个人专门处理每天涌入的现金袋。在投资的座谈会中,市场大师将 被群众所包围。如果你也在群众之中,将发现很少人就大师的理论提出问题。信徒们仅需要浸沐 在他的光环下,就觉得非常满意了。他们可以借此向亲朋好友吹嘘。只要市场的走势继续配合他 的理论,大师的声誉就可以维持不坠----期间通常短于四年一期的循环。在某个时候,市场将发 生变化而展现不同的步调,市场大师继续引用先前百发百中的方法,将很快失去他的信徒。当大 师的预测不再有效时,大众的赞叹将转变为憎恶。一位过气的市场循环大师,绝对不可能再成为 明星级的人物。在1970年代初期,郭德(Edson Gould)是证实市场的大师。他的预测理论奠基于"联邦准备银行"的政策变动:换言之,贴现率的变动。最著名的一条法则是"三步一大跤": 如果FED连续三次调升贴现率,这代表银根转紧,行情将步入空头市场。在另一方面,如果FED 连续三次调降贴现率,这代表银根转松,行情将步入多头市场。另外,郭德也发展一套颇具创意 的绘图技巧,称为"速度线"----淡色趋势线的角度是取决于趋势的速度与市场反应的深度。 在1973~1974年的空头市场中,郭德逐渐崭露头角。他对于1974年十二月底部的正确预测,更使 声誉如日中天,当时"道琼斯工业指数"几乎跌破500点。随后,价格强劲走高,郭德利用速度 线预测重要的转折点,于是他的光环更是耀眼。可是,不久之后,美国进入的"资金淹脚目"的 时代,通货膨胀恶化,这是郭德方法所完全不适用的金融环境。在1976年,他已经失去大部分的 信徒,目前很少人还记得他的名字。新一代的市场循环大师出现于1978年,葛兰碧认为,在股票 市场中,"量是价的先行指标"。当他发展这套理论时,葛兰碧是在华尔街的某大证券商工作, 根据他在自传中的说法,这个灵感是来自于厕所磁砖上的花纹,他当时正坐在马桶上。葛兰 碧把洗手间的灵感带回研究室,但市场拒绝遵从他的预测,他一度破产、离婚、睡在朋友办公室 的地板上。

[yao_page] 在1970年代末期,市场终于回心转意而全力配合他的剧本卖力演出,他的理论也逐渐 吸引人们的注意。葛兰碧在美国各地旅行演讲,他乘着马车上舞台,散发预测报告,斥责那些不 认同他理论的人。他弹奏钢琴、唱歌、甚至曾经脱掉裤子来说明他的观点。他的预测准确性令人 叹为观止:他晓得如何包装自己,成为大众媒体最受欢迎的人物。葛兰碧的声望甚至足以撼动股 市,当他宣称看空行情时,"道琼斯指数"在一天之内应声暴跌40点----就当时的标准来说,这 是很大的跌幅。可是,他逐渐被自己的成功所迷惑。股票市场在1982年开始翻升,但他继续看空 行情,不断鼓励逐渐流失的信徒大胆放空。然而,市场一路攀升而进入1983年。最后,葛兰碧被 迫认输,开始建议买进。但当时"道琼斯指数"已经上涨一倍,他继续发行市场的分析报告,但叱咤风云的时代已经结束了。1984年又出现另一位大师,布列希特(Robert Prechter)是以"艾 略特波浪理论"专家著称。艾略特是一位穷会计师,他在1930年代发展这套市场理论,认为股票 市场是根据5个主要波浪与3个折返波浪而发展,每一波浪中还有更小的波浪。如同其他的市场循 环大师一样,布列希特多年来一直撰写行情分析报告,成就平平。可是,当"道琼斯指数"向上 突破1000点大关时,人们开始注意这位年轻的分析师,因为他很早就认为这波段行情将可以到达3000点。随着在多头市场的奔驰,布列希特也成为美国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在1980年代的大多 头行情刺激下,布列希特的声誉不再局限于投资的领域。他经常出现在全国性的电视频道,接受 著名杂志的专访。在1987年十月,他似乎有些犹豫不决,先是发出卖出讯号,然后又告诉他的信 徒买进,当"道琼斯指数"暴跌500点之后,大众的赞美转变为骂与憎恨,某些人认为他必须为 这波跌势负责,另一些人又责怪他所预测的3000点目标始终没有到达,经过这次的打击,布列希 特的顾问业务巨幅萎缩,几乎处于半退休状态。所有的市场循环大师都具有某些共通的性质。在 他们成为超级巨星之前,都曾经在行情分析的领域内浸淫数年,每位大师都有一套独特的理论, 一些追随者,一些可信度,使他在顾问业内勉强度日。虽然每位大师的理论都禁不起数年的考验, 但这个事实仍然不足以动摇追随者的信心。当理论正确时,他成为大众媒体的焦点,当理论不再 有效时,他由媒体的宠儿转为过街的老鼠。当你发现某位大师正在崭露头角,追随他通常都可以 获利。可是,更重要的是如何判断他已经到达巅峰状态。

每一位大师都是以"崩盘"收场---- 换言之,他的声誉将由高点暴跌到谷底。当一位大师普遍受到媒体的接受,通常代表他已经攀升 到颠峰。主流媒体对于它们的宠儿是很挑剔的。当数家全国性杂志大肆报导某位市场大师的传奇 故事时,你就知道他的末日已经不远了。还有另一个警讯可以提供给各位参考。当某位市场大师 接受Barron's杂志的访问,代表他的声望已经处于巅峰状态(Barron's是美国最大的商业周刊)。 每年的一月份,Barron's杂志都会邀请一些著名的分析师发表意见,预测未来一年的行情 发展。这些分析师的"安全性"通常都很高。他们讨论本益比、盈收状况、产业发展…… 等。如果Barron's杂志的一月份访问中包括一位市场大师,这是相当异常的现象。市场大师之所 以会被邀请,这是因为他具有群众的魅力,将他排除在外,将有损于杂志的权威性。葛兰碧与布 列希特都曾经出现在一月份的访问中,他们当时的声望都如日中天。可是,在接受访问的几个月 之后,他们都遭到致命的打击。下一次,当你看见某位市场大师出现在Barron's杂志的一月号访 问中,千万不可以续订他的行情分析报告。群众的心理就是如此,市场大师必定会出现,一位过 气的循环大师即使重出江湖,通常都没有能力再呼风唤雨。一旦失败之后,赞美与崇拜将被冷漠 嫌恶所取代,这就如同破镜难以重圆的道理一样。

[yao_page] 神奇方法的大师

循环大师是股票市场的产物,但"方法大师"大多是来自衍生性市场,尤其是期货市场。当一位"方法大师"发现一种新的分析或交易方法之后,他将脱颖而出。交易者永远在寻求胜算,一种 胜过其他交易者的优势,就如同武士们搜寻宝剑一样,交易者愿意付出高价换取犀利的交易工具, 只要能够接过财富的秘径,任何的价钱都好谈。大师所销售的神奇方法,是开启市场获利宝库的 一副新钥匙。新的方法一旦普 遍被接受与运用之后,功效必然会大打折扣,市场永远不断的变动。运用于昨天的 方法,今天非常不可能继续有效,更不用提一年之后的状况。 在1970年代初期,芝加哥的行情分析家伯恩斯坦(Jake Berstein)非常炙手可 热。他是采用循环的方法预测市场的高点与低点。他的方法相当有效,声名也随之 远播。伯恩斯坦的行情分析报告收费很高,经常举办各种讲习会,操作基金、出版 一系列的书籍。可是,结果仍然一样,市场又变了。1980年代的循环模式非常不明显

史代梅尔(Peter Steidlmayer)是另一个高挂在芝加哥天空的明星。他鼓吹信 徒们完全放弃传统的交易方法,改采用他的"市场轮廓"(Market Profile)。这种方 法据说可以透露市场供/需的天机,让信徒们在低点买进,在高点卖出。史代梅尔 与柯伊(Kevin Koy)配合开办讲习会,他们经常可以吸引50位以上的学员,收费是4 天$1600。结果,"市场轮廓"似乎没有什么特别成功的案例,这颗巨星也很快陨落。 后来,史代梅尔在某家经纪商找到一份工作,他和柯伊偶尔还会举办讲习会。 即使是在资讯传播如此迅速的时代,名声的变化还是如此缓慢,这实在令人百 思不解。一位大师的地位在本国已经荡然无存,但他的理论在海外还是可以畅通无 阻。一位大师曾经对我表示,他在亚洲仍然受到普遍的礼遇,这就如同一些美国过 气的影、歌星一样。他们在美国已经不能吸引观众,但在海外还是可以卖唱为生。 过世的市场大师 第三类的市场大师,是已经过世的大师。他们的作品被重新发行,新一代的交 易者研读他们的经典,这些大师都是在过世之后才赢得声誉,而且被赐予无数的交 易财富。过世的大师已经不在我们的左右,不能享用他们的荣华富贵,可是,他们的声誉与过期的版权却可以让一些有心人士充分运用。艾略特是一个例子,但最典 型的传奇人物则非甘氏(W.D.Gann)莫属。 许多投机客靠着"甘氏课程"与"甘氏软体"大发利市。他们宣称,甘氏是有史以 来最伟大的交易者。他的遗产高达$5000万美金,以及其他等等。甘氏的儿子目前在"波士顿银行"担任分析师,他曾经接受我的访问。他告诉我,他那位著名的父亲根 本没有能力靠交易为生,仅能够编写一些教材来养家活口。甘氏死于1950年代,他 所遗留下来的总资产(包括一栋房子在内),大约仅有$100,000。甘氏在交易市场 中所赢得的"丰功伟业",仅不过是那些投机分子虚构的传奇故事,借以"发死人财"。 市场大师的信徒 市场大师的个性都不尽相同。有些已经过世:就有生之年得以享有名声的大师 们来说,有些是严肃的学术典型,有些是标准的演员。一位大师必须经过长年的研 究,发展独创的理论,然后等待时来运转----如果市场愿意配合的话。 关于这些大师级人物所发生的各种丑闻,不妨参考Willian Gallacher的《稳操 胜算》与Bruce Babcock的《高级技术分析》,本节的宗旨仅是分析大师的现象。 当我们付钱给大师时,我们认为往后可以取回价值更高的东西,这就如同街角 所摆的桥牌摊子一样,某人下几块钱的赌注,希望能够博取更多的报酬,唯有无知 或贪心的人才会上钩。 某些人把大师视为是伟大的领导者,希望他能够取代"父亲般无所不能"的地位。 有一位朋友曾经把这种心理描述为"他们手中拿着脐带,希望找个孔可以插进去。" 精明的大师可以提供这种插座,但你必须付费。 一般交易大众渴望大师的领导,新的大师必定会来临。身为一份明智的交易者, 你必须了解----就长期而言----没有任何大师可以让你致富,你必须自己想办法。

 看过这篇文章的还看过
© 2004-2024 www.94z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