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中文
首页 学院 股票书籍 股票视频 电子书 股票软件
股票入门炒股技巧选股技巧买入卖出看盘跟庄短线止损解套技术指标成交量K线图平均线趋势线捕黑马股票术语股票公式
视频教程股票入门视频炒股视频K线图视频短线炒股视频股票买卖视频炒股一招先天狼之眼技术分析视频基本面视频波浪理论视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华尔街传奇 >> 内容 94zw.com 最易懂的股票入门基础知识网站 牛市赚大钱
股票入门知识
什么是股票?
股票的种类
股票的作用
股票指数定义
投资股票的风险
股票的特征
什么是证券机构
股票清算价格
证券交易所
股票公司种类
什么是股市价
股票的交易市场
股份公司种类
成交 股票术语
股票指数定义
股息红利的来源
红利发放方式
如何选证劵公司
新手开户流程
除权与除息
开户需要的证件
怎样委托买卖
如何开立股东卡
股票怎么过户
怎样清算与交割
基本分析法
图形分析法
K线图知识
股票投资分析
经济周期的影响
道氏波动理论
成交量的变化
分析平均线
掌握主力的动向
选择市场优股
重势不重价
怎样捕捉热点
套牢了怎么办
判断大盘强弱
[ 点击更多 ]
股票入门视频
股票入门视频
炒股视频教程
炒股一招先视频
K线图视频教程
股票买卖视频
技术分析视频
天狼之眼视频
基本面视频教程
波浪理论视频
短线炒股视频
胡立阳炒股视频
杨百万炒股视频
栏目分类
股票入门 股票知识
股票术语 炒股入门
炒股技巧 选股技巧
买入技巧 卖出技巧
短线技巧 看盘技巧
跟庄技巧 炒股经验
解套方法 止损技巧
股票学习 炒股指导
股票分析 基本分析
心理分析 公司财务
股票交易 股票投资
基金知识 股票理论
公式应用 权证新股
投资策略 港股投资
追涨技巧 捕捉黑马
波段操作 涨停研究
股票指标 成 交 量
分 时 图 K 线 图
趋 势 线 MACD WR
KDJ RSI DMI ARBR
平 均 线 OBV BOLL
BIAS SAR ROC PSY
股票书籍教程推荐
股票入门基础知识
轻轻松松炒股票
股民入市基础知识
从炒股新手到高手
世界上最会炒股的人
炒股就这几招
新手炒股快速入门
股票大作手操盘术
炒股实战指南图解
股票必涨买入法则
42种股票投资策略
20种股票买卖方法
股票短线操作技巧
操盘手培训课程
股票大师投资之道
涨停板盘口绝技
翻倍黑马实战教程
花荣职业操盘全集
股票技术分析理论
股市投资高手纪实
如何使用交易系统
巴菲特这样抄底
我的提款机中国股市
股票必涨买入法则
如何编写股票公式
股盲如何成股精
手把手教你学理财
股市赚钱大智慧
期货交易所的笑话
时间开始2014/6/28 17:28:21时间结束
life in the pits 期货交易所的笑话
 

梅勒德是推动指数期货的核心人物,
  他觉得自己很幸运,
  因为在崩盘的那天并没有因为股市遭受的灾难而发财,
  他同时也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最好的交易,
  有时候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交易。

  芝加哥,是美国进行期货交易的地方。在这个以风大而著称的城市里,好几个商品期货交易所就设在拉塞尔街(1j5a11eSt服t)附近,正好位在金融区的中心地段。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交易大厅,就是各种商品期货进行买卖的地方,从黄豆到猪脯,都是在这里交易。
  和美国东岸的证券交易所比起来,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显得更自由,更不受拘束,不像前者还比较懂得自我节制。纽约证券交易所过去曾经出现的各种狂热行为和不足为外人道的言论,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比起来,都只是小巫见大巫而已。期货交易所有最可笑的市场传言,也是北极熊被人一拳击倒,以及蟑螂被活生生地吞到肚子里去的地方。比较起来,期货交易所像是大学兄弟会举办的大型舞会,而纽约证交所就只能算是男生宿舍了。当然,两者的差异是很微妙的,但在以下几个故事里,你会越来越感受彼此的不同。

  从迪斯尼乐园操作黄豆粉期货

  交易有时候就像是赌博,一旦沾上了,就很难戒掉。有些交易商就是没办法放着市场不管,他们无法停下来做别的事,就是必须交易。这有点像沉迷于某样东西,有些人也许沉迷于学习更多经济方面的事,有些是沉迷于那种兴奋的感觉,有些或许是沉迷于金钱,或是单单从赢的过程中得到快感。不管原因是什么,就是有这么一些交易商,对市场过度热中,无法自拔,他们就是停不下来,连度假的时候都无法放手。
  卫格(John Wicker)是个专作黄豆粉期货交易的人。在芝加哥交易所,黄豆粉是所谓的黄豆类商品期货(90y咖1pl既)的三大项目之一,另外两个项目分别是黄豆和黄豆油。这三个项目都是我们经常使用的商品,因为世界各地的人和畜牲都吃这些东西。从黄豆汉堡到家畜饲料,世上几乎每个人在一生当中,总是会碰到这几种黄豆制品。而且,就像其他的农产品一样,不论是玉米、小麦、燕麦、家畜、猪脯,或是柳丁汁等,这些商品都不仅仅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实体买卖而已,他们也都在芝加哥的期货交易所里买卖。这种不受拘束的交易方式,使得商品投机客有机会赌赌气候的变化、玉米的收成、家畜市场的状况,以及黄豆粉的市场供需等。而故事主角所碰的,就是后面提到的那个项目。
  卫格在年轻的时候,就花了相当多的时间在搞黄豆粉这项商品,而且日以继夜,孜孜不倦地工作。要把黄豆粉这项商品弄通,还真得实实在在地把豆子的数目算清楚才行,因为在收成的时候,黄豆的大小和数量,正是决定市场价格最重要的因素。因此,不管是农人或是避险基金的经理人,从播种开始,一路到开花和收成为止,都得随时掌握各种状况。同时,他们还得注意气候的变化,事实上,他们必须留意所有的谷物市场。
  谷物和豆类的交易商,是一群特别怪异的家伙,他们会用一些看起来很神秘的线图,来显示各种商品价格过去的变动模式。黄豆粉交易商的脑子里,每天都塞满了这些复杂的东西,并且根据它们来买卖期货合约,猜测黄豆粉价格的走势。他们希望能靠着猜测食品价格的动向,嫌到足够的钱来养活自己的家人。
  自己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作交易,是一件必须承受极大压力的事。你必须随时注意市场的各个角度,不仅得想办法尽可能把利润全放到口袋里,还得避开一大堆陷阱和诱惑。有时候,一个不小心犯下的错误,就可能使交易商全军覆没,永远翻不了身,相对地,如果作对了一笔交易,也可能让投机客一夜致富。
  卫格的情形,则差不多是介于两者之间。在70年代的时候,身为年轻的黄豆粉交易商,他就已经对交易有点爱不释手了。不过,他并不是个大号的投资客。同业的人都把他叫做“在地”的“小场内交易商”,他就住在芝加哥,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工作,以买卖黄豆粉期货为业。相对于大型谷物生产商来说,他的确是个小角色;和专门操作大型避险基金的投机客比起来,他也不算什么“大卡斯”;同样地,和位于纽约的大型经纪商相较之下,他更是轻如鸿毛。
  卫格是个如假包换的“短线交易商”,他永远不会隔了一天还死抱着手里的部位不放。假定他在前一天认为产地的天气很好,不会下雨,但如果猜错了,偏偏下了一阵大雨,那么他所有的资金可能一下子就全部泡汤,付诸东流。他从来就不让自己暴露在无法立刻进场或出场的风险之下,这是他的既定原则。
  但到1978年,情况却有了变化。卫格的太太再也受不了他那种无日无夜,至死方休的工作方式。毕竟他还是个年轻人,但却已经因为忙于交易而操劳得不成人形,过度耗损。因此,她终于提出了要求,要他休个假,而在度假的时候是没办法交易的,卫格最后答应了这个要求。不过,他是相当迷信的人,他的直觉告诉他有必要进场交易。于是在去迪斯尼乐园(msneyworld)度假之前,他背着太太偷偷地挂出了一笔交易单。

[yao_page]   他用他的幸运数字,挂出了一笔打算买进11张黄豆粉期货的单子。他把这笔交易单留在经纪商那里,以便在期货价格下跌的时候买进。在他离开的时候,市场就已经面临一些下跌压力了,因此他觉得没必要在高点进场,因为价格可能很快就会下来。后来,他终于上了飞机,并试着想把这些交易的事情抛到脑后,希望能完完全全放松下来,享受和太太在一起的生活,好好地休息一下。
  不过,卫格过了一夜这种平静的生活以后,就忍不住了。第二天,和太太在奥兰多(blando)的迪斯尼乐园四处闲逛的时候,他突然觉得很想知道一下市场的情况。于是,他快步跑到附近的厕所,拨通了电话给芝加哥的经纪商。
  在卫格当初挂出的买单还没成交之前,黄豆粉市场就整个崩盘了。他的运气算很好,因为后来经纪商在非常合理的价位为他敲进了11张期货合约,他抓对了时候,刚好在市场触底的时候进场。不过,他越来越急着想知道市况的变化,整个人变得心神不宁,因此常常往米老鼠的厕所里跑。他一连去了几次,但每次出来,脸上都露着笑容。他的太太觉得很纳闷,为什么去厕所这么多次会让他那么快乐?而他只回答说,没什么事,只不过是那天喝太多汽水罢了。她也从来没有怀疑过他的说词。
  到了次日,还是同样的情况。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跑一次厕所,每次出来都咧嘴而笑。黄豆粉价格在他们出来度假的第二天,强势拉到了涨停板,在不到48个小时里,他就赚进了75000美元。于是,在这等待已久的假期里,卫格显得特别有精神,心情也整个放松了下来。
  他的太太不明所以,只觉得他实在应该更常去度假才对。

  这是个空头……嗯,是个熊的市场

  这世上除了有空头市场以外,还有熊的市场。如果你对市场没什么概念的话,那么所谓的空头市场(be脏mDlLet),就是价格普遍下跌的市场,不管哪种投资都是这么称呼。股票、债券,以及商品期货市场等,偶尔都会因为碰到空头走势而遭殃。有些空头市场像是小棕熊一样,只有在太过靠近的时候才有危险,但有些则和凶暴的大灰熊一样,周遭所有的人和事物都会遭到残酷的攻击。在遇到这种突如其来的大空头时,投资人会损失大笔的金钱,而专业的操盘手则可能连饭碗都保不住。
  股市在1990年出现的空头走势,就像是个小棕熊。以空头市场的程度来比,算是俏皮型的。但在20年代出现的那种大空头走势,则犹如大灰熊般,一点都不可爱。在当时的大空头之后,紧接着而来的就是可怕的经济大萧条,整个国家的经济都陷入一片愁云惨雾之中,简直是场灾难。
  除了小棕熊和大灰熊以外,还有一种市场,我们可以称之为北极熊市场。在整个市场的历史里,这种市况只发生过一次,而且是在芝加哥出现的,时间是1994年8月。这只熊既不可爱,也不残暴,在发生之后,也只让一个人丢掉工作,这个人就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里担任交易商。
  顾名思义,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期货交易的地方,它的位置就在芝加哥拉塞尔街的尽头,是一栋外观看起来又冷又硬的建筑,而里头则是全美历史最久的期货交易所。从创建之初,农人们就被允许在交易所里买卖商品期货,以规避风险,免得因为农作物的收成有时好有时坏,而致蒙受损失。有了商品期货之后,农人们就可以在收成之前就先锁定价格,这种作法保证农人们可以得到一定的收人。否则,如果收成出乎意料的好,那么大量的供给一定会把市场的价格压低,而如果收成比预期来得少,固然会将市价推高,但也可能会把买方给吓跑。
  这是原本设立期货交易所的目的。今天,交易所仍然提供这样的功能,不过,从事农作的人,大多都成了规模庞大的农产业主。他们不仅利用交易所来为农作物的收成避险,也就某些农作物的产量和价格进行市场投机。除了商品期货以外,债券和外汇等金融期货也在芝加哥期交所里头买卖,平常操作债券和外汇的基金经理人,也会利用期交所的工具来避险,因为有时候各种天然的灾害也会让他们的市场受到冲击。
  从18世纪创立以来,芝加哥期交所已经不知道出现过几次多头和空头市场了,从黄豆到家畜,从猪脑到美国国债,都是如此。不过,在1994年8月以前,交易所里倒是从来没有人见过这种景况。当地的交易商表示,这个特殊的“空头陷阱”,来得非常突然,完全出乎意料,不过,它所带来的影响,倒还是相当残酷的。
  在1994年8月出事那天,芝加哥期货交易所一大早就像平常一样,没什么特别之处。有个交易商,我们就叫他雷力(1Arv)吧。那天上午他的心情很好,准备做好当天的例行工作。他在离开交易厅找东西填饱肚子以前,先和同事们打声招呼,交换几个别处听来的笑话,并且确认自己在市场的投资部位。之后,他在吵杂喧闹的交易大厅里四处走动,专心做自己的事,下自己的注,作自己的交易。他非常谨慎小心,希望不要再碰上当年曾经让债市惨遭躁躏的空头走势,虽然他想刻意避开这个麻烦,但没想到另一个麻烦正在前头等着他。

[yao_page]   刚好在8月的时候,芝加哥的布鲁菲德(B1w)kfield)动物园开始推动一个大型的募款活动,希望提供更好的照顾和食物给园里的动物们,让他们过得更快活。而活动项目之一,就是派一只北极熊到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来。当然,那不是真的北极熊,而是由当地的某个学生装扮的。他到处向人募捐,多少可以用来帮助关在笼子里面真正的北极熊。
  雷力正要走出去吃早餐的时候,头一次和这只北极熊打了照面。我们说过,那天上午的市况很平静,而交易商是闲不下来的。当市场无法刺激他们的肾上腺素时,他们总会想办法自己去找乐子。为了杀点时间,又可以让人开心,于是雷力有个朋友便问他,敢不敢一大早就和他赌一赌。这样的挑战,是任何交易商都没办法抗拒的。
  交易商一辈子都在赌,多头市场(bullrnarket)的时候,他们赌;空头市场的时候,他们也赌。黄豆价格也好,利率也罢,不管是什么,他们都能赌。因此,他们向赌局说“不”的情形,实在是少之又少。
  雷力的朋友说:“我赌10美元,看你敢不敢走到北极熊那里,向着它的鼻口给它一巴掌。”雷力一听,马上接口说:“25美元,我就做!但这笔钱要捐给动物园,就算是做好事。”
  既然接受了挑战,雷力就往普鲁菲德北极熊那儿走,到它面前的时候,他先偷偷和它聊了几句,把和人赌一把的缘由告诉它,然后真的就对着它的鼻子打了一巴掌。没想到,这掌打下去,把北极熊打得有点晕眩,觉得天旋地转,至少北极熊事后是这么对别人说的。
  反正,不知道什么原因,北极熊并不觉得雷力开的玩笑有趣。事实上,他马上把头套拿了起来,大叫犯规,说刚刚那一掌真的很痛。而且,更糟的是,那一击把他的眼镜往脸上压挤,而把他真正的鼻子给弄伤了。
  有一会儿,雷力和北极熊两个人对峙在那里,情势有点紧绷。但过了一阵子以后,北极熊接受了雷力的道歉,于是继续热心地为动物园募款去了。
  这时候,雷力和他的朋友也动身去吃早点,这朋友刚刚在那只熊的缠斗中输了钱,脸上还是一付若有所思的样子。至于雷力,他认为自己和北极熊是平分秋色,两人不输不赢。不过,雷力吃过早餐回来以后,却听到交易大厅里叽叽喳喳地传着有只北极熊被某个交易商攻击的事情,简直不可思议。就在雷力出去吃早餐这段短短的时间里,故事的情节就变了样,而且还逐渐扩大,变得像大灰熊一样可怕。
  有人传说,北极熊被打昏了以后,先被救护车载走。急救人员想办法让熊恢复了知觉,然后送到医院接受进一步观察,而雷力则和其他的交易商一样,是个既自大而又不成熟的人。而且就是他惹的祸,害北极熊毫无来由地提早冬眠。
  过不久,几个通讯社就把这个新闻打在成交价位的告示板上,而故事的说法就像外面所传的那样,而不是真实发生的情形。过了一天,《芝加哥太阳报》(飘2.凹卯5242z—T2则硼)也刊登了这则新闻,并且在当地的广播节目里播了出来。媒体把故事当成人咬狗的新闻来处理,但实际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
  由于事件逐步扩大,因此雷力的老板开始担心起来。芝加哥期交所的主管们,也因为该事件在媒体上造成的负面影响越滚越大,而急得像是热锅上的蚂蚁。媒体把市场交易商形容成一群无法无天,不遵守规范的人,而且钱没赚到多少,倒是成天在外头惹祸,对别人造成危害。
  正因为该事件在媒体上造成很糟的影响,因而让雷力丢掉了饭碗。他后来被公司开除,但很快又找到了新的工作,雷力的朋友们对他的遭遇都有所顾忌,不想谈太多,因此没把他的真实姓名说出来,免得害他只因为和北极熊有过一段小小的冲突,就得继续受到追逐和迫害。

  吞一只蟑螂独得二千五百美元

  如果你从来没看过芝加哥的几个主要期货交易所,那么光凭想像是很难猜到实际状况的。在交易所里面,数千位交易商和经纪商全挤在狭窄的空间里,彼此大声地喊叫,扯开喉咙地吼,并且靠着模糊不清的手势和指头的摆动,就赌上了几千几百万美元的交易。同时,交易大厅里喧嚣嘈杂的声音震耳欲聋,只怕机场跑道的工人到这里都会受不了,得把耳朵捂起来才行。行情热络的时候,交易大厅里只见人山人海,相互推挤,比手画脚,有时候连狠亵的动作都会出笼,目的就是要完成交易。谋生的方法很多,但这可能是最不体面的一种了。

[yao_page]   同样的道理,交易商的工作也有点像是警察,在一个小时里,或许当中只有一分钟是紧张刺激,而且动作不断的,而其他的时间则是无事可做,只能四处闲逛,等待新的情况发生。交易大厅有时候会变得异常平静,让人觉得阴森森的,像是暴风雨来袭时的午夜,一个人走在街头的那种感觉。
  但是,市场上随时都可能会有情况发生,这正是那么多人坚守着岗位,觉得这场比赛值得继续打下去的原因。在枕戈待旦,等着市场有动静出现之际,交易商通常都会找些事来做,打破单调枯燥的气氛。不论是同事之间胡闹瞎搞,或是讲讲笑话,听听八封新闻等,反正交易商总是有法子来填补空档,免得无聊。
  几年以来,就在异常平静的时候,这个地方发生了这么个故事。直到现在,还可以在芝加哥期交所里听到有人提起这个往事。
  故事发生的地点,是在专门买卖10年期国债期货的地方。10年期国债和30年期指标国债一样,都是美国政府发行的债券。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特别为10年期国债期货设了一个交易厅,以便让大型投资人有机会藉着买卖国债期约,来为手里的国债部位避险。不论大型投资人或是散户,都很喜欢投资10年期国债,因为它们的利率通常都不低,而且又不像30年期长债那样,必须把钱锁在一个地方那么久。
  和其他债券一样,10年期国债的价格和收益率(yield)也会因为经济情势的变动而受影响。如果经济缓步成长,而又没有通货膨胀的压力,那么国债的价格就会上扬,收益率会相对降低,因为投资人相信经济成长的力道没那么强劲,不会引发通货膨胀的问题。在出现通货膨胀的时候,投资人从债券投资那里得到的购买力就会被吃掉,原因很简单,没有人可以保证当债券到期的时候,投资人所拿到的本金和利息,会像当初投资的时候一样,拥有相同的购买力。相反地,如果经济成长的速度太快,导致通膨压力上升的话,国债的价格就会下跌,而收益率则会被推高。因为,当通货膨胀破坏了投资人从债券投资得到的购买力时,他们就会吵着要求更高的投资报酬率。和30年期长期国债一样,如果当天的经济新闻明显改变了投资人对未来经济成长的看法,或是觉得通膨的状况以及利率的动向和原来预期的不一样,那么10年期国债市场就会热闹滚滚,交投变得非常热络。
  不过,这种激烈的行情波动并不会每天发生。当交易情况沉闷的时候,大厅里的气氛会静得像地狱一样。好几年前的某一天,交易所里的气氛就闷的让人受不了。当时有几个建筑工人正在修补这栋古老建筑的墙壁。这时候,突然有只螃螂匆匆忙忙地从交易厅的一端,呼地跑到了另一端,原来是趁着工人修墙的时候跑了出来。这只好不容易被放出来的蜂螂,在到处挤满了人的交易厅里疾走,小心地躲开几个忙碌的交易商,看到他们的鞋底就闪。这些交易商有时候自己也像蜂螂一样,为了找寻交易的机会,也在交易厅的硬木板上急急忙忙跑来跑去。这只运气不好的蟑螂总算是躲过了犹如千军万马般的鞋底,也避开了最没有尊严,但也是最常见的死法。不过,对这个四处流亡的难民而言,有个更残酷的命运正等待着它。很不幸地,这只蜂螂最后被一个闲得发慌的债券交易商给逮着了,而他正想找点事情来做做。
  这只可怜的蜂螂,即将成为当天整个交易所里头惟一的主角了。很快地,越来越多交易商围了过来,并且马上就凑到了2500美元。他们把钱放在一旁,看看谁敢把这只蜂螂活生生地吞到肚子里去,就像是活吞金鱼的把戏一样。谁做得到,谁就能拿走这2500美元。这些人心想,反正今天大家闲得很,这个主意也许能让大家有个乐子。
  这时候,有人自告奋勇,说他做得到。这个倒楣的年轻人是张新面孔,刚到交易所工作不久,在10年期国债交易厅当个基层的职员。他平常的薪水不高,但想过好日子的欲望越来越强,微薄的薪水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正巴不得能做点讨好别人的事,而且反正也没其他的事情可做。群众很快地聚了过来,大家都兴高采烈的,像是参加嘉年华会一样,围在这个年轻人旁边。顿时,整个交易所陷入一片沉寂,听不到一点声音,这个饥渴的年轻人作好准备以后,神色自若地把那只蜂螂给吞了下去。
  价值美金2500美元的蟑螂
  旁边的群众惊讶地发出了叹息之声,每个人的嘴里都说着:“我的老天爷,他真的做到了。”
  年轻职员在吞下蜂螂以后,拿走了那2500美元,虽然肚里觉得有点反胃,但对这得来不易的外快,还是心存感激。同事们为了好玩而想出来的恶作剧,却马上让自己得到了15%的加薪。不仅他旁边的人觉得有趣,连他自己也觉得好玩。不过,交易所里头有个安全警卫,他可不这么想。根据这个故事的说法,这个警卫从头到尾都在旁边看。也就是说,从交易商开始凑钱,到蟑螂被吞到肚里去,他都亲眼目睹了。但就在年轻职员的胃液开始发挥作用的时候,这个没什么幽默感的警卫也毫不留情地采取了强硬的措施。
  他开始写罚单,所持的理由是,该职员的行为干扰了市场交易,而且也在交易大厅吃东西,而这两种行为都违反芝加哥期交所的规定。不用说,你大概也猜到了,罚金的数字超过了2500美元。不幸的是,超过的部分必须由雇用职员的经纪商来缴付。

[yao_page]   后来,这个具有冒险精神而又积极进取的年轻职员,不但得吐出辛苦赚来的2500美元,最后连工作也丢掉了。

  胆识过人的交易所主席

  梅勒德(I朋Melgned)是芝加哥商业期货交易所(Chica80MLel。omtile ExchaIVe)的名誉主席。他在芝加哥是个头号的传奇人物,他几乎是凭着个人的力量,单枪匹马地创立了整个金融期货市场。股价指数期货(s忱kindex future)的开发,就是他极力争取而来的。股价指数期货是一种作为股价指数替代品的衍生金融工具,投资人只需要一部分购买现货股票的资金,就可以进场买卖股价指数期货了。就像商品期货一样,投资人也可以把金融期货拿来作为避险或对冲的工具,免得因为持有大量的现货股票而承担太大的风险。有了金融期货以后,投机客在进场操作的时候也方便多了,手里根本就不必真的持有什么股票
  股价指数期货就是在芝加哥商业期货交易所进行买卖。梅勒德担任该交易所的主席之前,本身也是个交易商。事实上,在他担任主席之后,仍然保留着交易商的身份,这种职务上的冲突,有可能让他在1987年股市崩盘时受到拖累,但在崩盘之后,他倒是很有技巧地避开了外界对他的强烈抨击。
  讽刺的是,梅勒德认为他作过最糟糕的那笔交易,还让他赚进了100万美元。当然,并不是每个交易商都这么受到幸运之神的眷顾。对很多交易商来讲,最坏的那笔交易,往往就会让一切化为乌有,而且永远没有翻本的机会。不过,梅勒德有如神助一般,在市场上百战百胜。

  最坏的交易

  在1978年的时候,白银的市价大概是每盎司5美元。从70年代初期开始,所有的贵金属价格都大幅地上扬。当时的美国总统尼克松(RichMd Nixon),首先宣布让美国脱离金本位制度,开始允许黄金价格波动,也让美元的汇价自由涨跌,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头一次出现的事。美国在后来的10年当中,经历了一波又一波严厉的通货膨胀危机,尼克松当初的决定,可以说是问题发生的源头之一。
  就在黄金直接兑换美元的窗口关闭的那一天,通货膨胀所带来的震撼,几乎动摇了全美国。在薪资和物价不断上扬的压力下,美国被迫采取了冻结薪资和物价的措施。阿拉伯国家在1973年实施的石油禁运,更让情况雪上加霜。大部分的美国人在过去25年来,已经过惯了高品质的生活,通膨压力已经在侵蚀民众的生活水准了,现在汽油价格的变动则使问题更加恶化。
  在美国,70年代是个人人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社会的年代。在这样的年代结束之前,美国几任总统眼见消费者的购买力不断降低,都试图力挽狂澜,想尽办法来缓和通膨压力。福特总统(GeraIdFord)就推出了“打击通膨”(Whipln且ationNow,WIN)的计划(你们应该都还记得当时的口号吧?)可惜这项计划时运不济,对解决当时的问题发挥不了作用。接着,卡特总统(JimmyCarter)也笨手笨脚地实施了几个不切实际的货币政策。他那令人感到郁悒的语调,也无法振奋人心,带领经济脱离难关。事实上,在70年代后期,美国正陷于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的双重困境之中,难以脱身。这种不寻常的经济困局,不仅让华尔街的投资人身受其害,也让一般大众都觉得苦不堪言。
  在这种艰困的局势下,只有一种人得到了好处,那就是手里拥有实质资产的人。当股票和债券等金融资产的购买力因为通膨高涨而受侵蚀之际,这些实质资产的价值却反而不断地上扬。在通膨问题越来越恶化的时候,石油、不动产,以及白银和黄金等的价格,则开始大幅扬升。就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梅勒德作出了他自认为最糟糕的一笔交易,但他也因为这次的交易而赚到了头一个百万美元。
  1978年,经济成长转为衰退,情势显得摇摇欲坠,而通货膨胀更加重了问题的严重性。梅勒德和他同伙的人,一看到好的交易机会,就不会轻易错过。当时白银价格为每盎司5美元,他们认为这就是赚钱的良机。在通膨持续升高之时,他们推断贵金属将成为抢手的投资工具。和金融资产不同的是,在面对通膨压力的时候,贵金属反而会增值,它们不仅能够维持原来的购买力,还能提供投资人很好的避险渠道,让他们不会因为商品和服务价格上扬,而导致资产的价值缩水。
  因此,梅勒德和伙伴开始在纽约商品交易所(NewYorkCc)mm()dityExchange)大量累积白银期货的仓位。到了次年秋天,他们每个人都买进了200张白银期约。在那个时候,一张白银期约就代表有权在某个期限之前,以既定的价格买进1万盎司的白银。简单地说,梅勒德拥有的白银期约,等于让他在市场上掌控了200万盎司的白银。这些期约是以每盎司5—8美元左右的价格买进来的。同样地,他的投资伙伴手里也控制着200万盎司的白银。

[yao_page]   以期货交易来说,拥有白银期货的人,实际上并不需要真的把这批白银买断下来,然后把它们存放在办公室或家里。握有期货的意思,就代表有权在未来的期限之内,以事先设定好的价格把白银买进来。如果你只想持有期货部位,根本不想在交割后把白银带回家,那么你只要把期约部位逐月往后展期(r0110ver)就行了。在你卖掉期货或进行实物交割之前,都可以继续控制你手头所持的仓位。
  在1979年10月以前,梅勒德既没有把期约卖掉,也没有执行实物交割。他不断把他手里的白银期货往后展期,而且看着白银价格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每盎司5美元一路上扬到9.5美元。也就是说,在一年之中,他的投资增值了将近1倍。
  到这个时候,梅勒德和投资伙伴因为手里还据有那么大的部位,而开始觉得有点紧张了。对大型的期货交易商来讲,过去早就有过比他们大得多的部位,而以后也是如此。但对这两个人来说,这是他们个人最大的一笔投机交易,有这种紧张的情绪,也不能算是不合理的现象。
  在白银价格几乎涨了1倍以后,梅勒德开始想到是否应该趁早获利离场。对交易商来说,如果投资能够“涨1倍”,那简直是老天爷的恩赐,应该满怀着感激和谦卑的心情才对。在有老天保佑的情况下,他跑去向一个朋友讨教,希望能在交易上提供点意见,这个朋友是在费力伯公司(philipp B血hels)上班,该公司当时是颇有名气的商品期货交易商。他的意见是,这时候应该谨慎一点,虽然他没有建议梅勒德把所有的部位都卖掉,但这位专家觉得白银的好日子很可能已经结束了,因此在赚了1倍以后,应该见好就收。他在最后分析的时候还说,以市场的惯性来看,白银的高点可能会比任何人预期的还要高一点,但在这波多头行情里,白银的涨势差不多已经接近尾声了。
  梅勒德听了之后,赶忙把他的伙伴找来,共商投资大计。如同费力伯公司那位朋友所说的,白银强劲的多头走势是停滞了下来,不过,他们还不能完全确定的是,这波多头行情是不是真的宣告结束了。因此,这两个人决定再等一个礼拜,如果到时候白银还是没办法恢复涨势,那就抛掉所有的部位,获利出场。
  而这正是他们后来采取的行动。于是,梅勒德在1979年就为自己赚进了头一个百万美元。这两个小伙子冒着风险,在波动那么大的期货市场里大胆下注,结果成绩十分可观,大捞了一笔。不过,梅勒德却认为这是他最差劲的一次交易。原因是,就在他们以每盎司9美元左右的价值抛掉400万盎司的白银以后,还不到30天,全世界都听说杭特兄弟(Hunt brothers)打算要哄抬白银市场的事了。
  杭特家族三兄弟是来自德州的亿万富豪,在70年代即将结束之际,这三人突然向白银市场进击。他们打算先把全世界的白银都吃下来,然后逐步把价位拉高,最后再利用机会大赚一票,这是他们打的如意算盘。
  就在市场传出白银的供给大量减少之后,白银市价开始扶摇直上,不断创下新高,一峰又一峰地持续向上攀升,每天都刷下新的纪录。
  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白银期货更是强劲飙升,一再地升至涨停板的水准,一直上窜到每盎司35美元为止!这和当初梅勒德卖掉200万盎司白银时的价格比起来,整整高出了三倍半。他回想当时的情况说,白银的涨势后来在每盎司35美元短暂地“休息”了一下,最后上冲到50美元的高点后才总算停了下来。
  不过,杭特兄弟故意哄抬白银价格的计谋却终告失败,不仅想靠白银来骗钱的把戏撑不下去,连原来的石油霸业最后也宣告破产。于是,这三个人眼睁睁地看着自家王国土崩瓦解于无形,真是情何以堪。不过,在他们操纵市场的情况下,白银价格的确在短短时间内,由每盎司5美元一路攀高到50美元。这么千载难逢的交易机会,梅勒德却没有完全抓住,他当初就觉得白银市场应该很有搞头,后来证明他的预感是正确的,只不过没有赚到那一大段罢了。
  梅勒德说,他从来就没有算过如果当初慢点离开市场的话,自己究竟可以赚到多少钱,他根本不想去动这个脑筋。不过,他知道自己在牌桌上留下了好几百万美元没有拿走。即使如此,他还是告诉自己,这笔最坏的交易毕竟也让他赚到了100万美元,对一桩差劲的买卖来说,这样的结果还真不坏。

[yao_page]   最好的交易

  1987年,梅勒德担任芝加哥商业期货交易所的主席,而股价指数和外汇期货,就是透过该交易所来买卖的。当时,最受市场欢迎的是标准·普尔(StandMd&Pbr’s)500的指数期货,此一期货是根据标准·普尔500指数所衍生出来的。标准·普尔500指数包括了全美500家最大而又最重要的上市公司,其中有些是制造业,有些是服务业,这是一种绩优股的指数,而且远比只含盖30档股票的道·琼斯(比w J皿踢)工业指数更具代表性,更能反映整体股票市场的体质。
  大型的法人投资机构,通常都会购买标准·普尔500指数,因为该指数所涵盖的股票成分不但多元化,而且市场的流动性也高,不会在交易时遇到阻碍。由于标准·普尔500受到法人投资机构的青睐,因此梅勒德这位具有开创性格的人,就根据该指数而创立了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该投资人可以根据手里的持股部位来买卖指数期货,以避开他们投资股票而承担的风险。
  讽刺的是,指数期货的发展,也让机灵的投资人得以运用复杂的交易策略来从中获利。因为股票和指数期货的价格先天上就有所差异,这种以套利为主的操作手法,被称为“电脑程式交易”  (programba山ng)。后来,这个复杂的投资策略和“投资组合保险” (port6150insurmce),在金融市场上引起了极大的波澜,有人甚至还把股市在1987年的崩盘事件,怪罪到这些投资手法上,认为它们至少要承担一部分的罪过。
  有人说,股价指数期货的设立,会增加股市的波动幅度,但梅勒德一直不同意这种说法。他认为,指数期货对市场的流动性有好处,而且还让投资人有机会为手里的持股避险,而不只是毫无目标地进场投机而已。华尔街市场里头的这些争论,外人实在很难完全弄懂。不过,如果在讨论问题的时候谈到1987年10月发生的股市灾难,那这些论点就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了。
  1986年年初,人们对于电脑程式交易的争辩越来越烈之际,一群“利而禄”(1jland O’BnenandRubenstein,L皿)的财务分析师,发明了一种叫做投资组合保险的东西。这批天才,认为他们想出来的数学模型,有办法让投资组合不致因为股价下跌而受到影响。他们的论点是,假如基金经理人在股市大幅下挫时,能同时卖空同等数量的股价指数期货,那么从卖空期货所得到的利润,将能弥补股价下跌所蒙受的损失。这个概念很简单,也就是要基金经理人根据自己的投资组合,在期货市场里头放空同等的部位,而且每次只要股价下跌7%就进场放空一次。
  这种推论听起来是有道理,不过,就是没有人想过,如果所有的基金经理人在同一天,同一个时候,都同样地采用这个投资策略,那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在1987年10月19日那天,他们知道到了问题的答案。在那一天,道·琼斯工业指数重挫了22%,整整跌了508点。这次崩盘是股市有史以来跌得最惨的一次,而指数期货也硬是被拖下水,共同承担这次灾难的责任。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梅勒德做了他自认为最满意的一笔交易,而他当时正是全国最大的指数期货交易所的主席。
  1987年一整年,梅勒德对股市的状况是越来越担心。那时候,股市已经连续几年没碰过真正的空头走势了(跌幅超过20%)。自1982年以来,股市几乎是很有规律地连连创下新高,虽然市场在1984年和1985年曾经在大涨之后进行盘整,但到了1986年和1987年,就又开始快速向上攀高了。当然,在这一段多头行情当中,大盘并不是从头到尾都直直地往上冲,在电脑程式交易和期权及期货等很难搞懂的操作手法出现以后,盘势就开始有了相当大幅度的波动。自从“狂飙的20年代”这个让人头痛的年代以来,这种现象就没有再出现过了。事实上,股价飙上云霄,以及盘势再度出现剧烈波动,种种的迹象不得不让见多识广的市场老鸟联想到1929年黑色星期二来临前的情况。
  从1987年1月起,股市就开始不断向上跃升,道·琼斯工业指数在8月25日那一天创下2722点的高点。该年指数就涨了将近1000点,不管和过去什么时候来比,当时的股价都算是高的。同时,如果用传统的衡量标准来看,那时候股价高估的程度,也就是投资所承担的风险,是1929年以来最严重的!到1987年9月,一大堆的因素开始让股票变得越来越没有吸引力,和短短几个月以前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这时候,梅勒德看出了股价即将触顶的迹象。因此,他开始放空股票及股价指数期货,并预期股价在短期内就会大幅向下杀低。如果他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他就是先在高点把股票卖出去,然后在股价下跌之后再进场把它们补回来。梅勒德正是利用他发明的指数期货,来赌赌看大盘会不会下挫。
  在股市崩盘前5天内,梅勒德因为放空标难·普尔500而大赚了一票。他回想当时的情况说,他是在10月16日那天结清了空头部位,那天是星期五,道·琼斯工业指数当天跌了108点,而道·琼斯工业指数在那个星期总共大概跌了350点,是有史以来跌得最惨的一个礼拜。梅勒德的确赚了不少钱,不过,更重要的是,由于他没有在下一个交易日继续放空,因而幸运地保住了他的位置。星期一那天,也就是10月19日,整个市场陷入一片疯狂,根本没办法冷静下来,股价有如洪流般一泻千里,而当初有如天马行空,根据期货部位设计出来的投资组合保险,反而是大大地帮了倒忙。
  梅勒德心里知道,如果他多放空一天,将造成巨大的惨剧。不过,他所创立的股价指数期货还是很快地成了众矢之的,认为是造成股市灾难的凶手。因此,假如他在19日这天还是放空,那他最后在华尔街历史的地位,将不过是个俗气而刻薄的人物罢了。
  不管对或不对,股市崩盘的事件使得指数期货在媒体上被骂得体无完肤。梅勒德是推动指数期货的核心人物,他觉得自己很幸运,因为在崩盘的那天并没有因为股市遭受的灾难而发财,他同时也学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最好的交易,有时候是那些没有完成的交易。

  • 上一篇:交易室里的风光
  • 下一篇:场内交易商
  •  看过这篇文章的还看过
    © 2004-2024 www.94zw.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