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石化公告点评:销售公司改革稳步推进,未来大力发展非油品业务
中国石化600028石油化工业
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稳步推进
目前,销售公司已完成本次引资的相关审计、评估工作。公司此次公告对引资工作做了以下安排:
(1)引资规模及方式。中国石化董事会已授权董事长在社会和民营资本持有销售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30%的情况下确定投资者、持股比例、参股条款和条件,组织实施该方案及办理相关程序。
(2)潜在投资者应具备的条件。包括但不限于:潜在投资者对销售公司的报价及其拟投资规模;潜在投资者是否可与销售公司实现优势互补,是否可称为销售公司发展业务的合作伙伴;潜在投资者是在境内还是在境外注册;潜在投资者是否可惠及广大的中国公众;潜在投资者的行业地位;潜在投资者意向额持有期限等。
(3)引资主要流程。主要分为两个阶段:选择和确定投资者阶段、谈判交割阶段。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对中石化各项业务资产进行了重新估值,并对公司整体价值做了判断。综合对油气勘探开采业务、炼化业务、加油站业务的估值,我们认为公司价值合计7936亿元,折合每股6.81元。
我们预计公司2014-15年EPS分别为0.67、0.75元。维持“买入”投资评级,给予6.81元的目标价(按照资产价值重估),对应2014年10.2倍PE。主要理由:(1)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排头兵,示范意义强;(2)销售公司股权转让,带动整体资产重估增值及投资收益大增;(3)油品升级受益;(4)页岩气取得重大突破,实现产量快速提升;(5)估值低(2014PE
8倍,PB 0.95倍)。
风险提示
原油价格大幅波动将不利于行业景气的复苏;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滞后,将影响公司炼油业务盈利。[yao_page]
通源石油:发展国际化战略,打造钻完井一体化总包能力
通源石油300164煤炭开采业
通源石油发布对外投资公告
通源石油发布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龙源恒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龙源恒通)拟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全资子公司。
点评:
1.发展国际化战略,打造一体化总包能力
通源石油自2013年启动对美国安德森有限合伙企业的收购以来,陆续完成了多项收购及合作,我们认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将围绕以下三大战略:(1)基于核心技术的整体服务能力;(2)国际化;(3)一体化。
核心技术:通源石油通过收购安德森有限合伙企业,具备了水平井开采的核心技术“泵送射孔+快钻桥塞”,目前该技术已在国内逐步应用。同时公司传统复合射孔技术对于油气田增产改造也有明显作用,压裂业务也在2013年取得了快速发展。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将围绕自身拥有的射孔、快钻桥塞、压裂等核心技术打造服务能力,从而能为油气田的增产改造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国际化:通源石油通过对美国安德森有限合伙企业的收购,可以借助安德森在水平井分段射孔方面拥有的丰富施工经验及团队服务并开拓美国市场;可借助安德森服务公司已有的合作伙伴、成熟的品牌、服务队伍和相关设备,直接打入美国油气开发市场,增强上市公司国际影响力;可以向安德森服务公司销售通源石油的射孔器材,提升其产品优势。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发展其国际化战略。
一体化:通源石油拟通过收购及增资方式持有大庆永晨45%的股权,大庆永晨主要经营以定向井油田服务业务为主的旋转地质导向、LWD(MWD)、快钻桥塞与射孔联作及产能评价指示剂等油田作业服务业务。此外公司与北京一龙恒业设立合资公司龙源恒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公司控股51%),将加强公司在修井、油田化学技术服务和井下工具方面的服务能力,并进行海外油田的工程技术服务及设备供应。在以上两项事项完成后,公司钻井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本次通源石油控股子公司龙源恒通在哈萨克斯坦设立全资子公司,是公司国际化战略的体现,公司将充分利用在钻完井领域的丰富的技术服务能力,开拓哈萨克斯坦市场,为公司实现海外钻完井一体化总包创造条件。同时我们认为公司目前已具备了实施钻完井总包合同的技术服务能力,如果公司总包业务在哈萨克斯坦能有所突破,未来在国内油气勘探开采上游业务逐步向民营企业放开的情况下,公司有可能获得国内的钻完井一体化总包合同,进一步发展公司的一体化战略。
2.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目前通源石油的钻井、压裂业务已取得快速发展,并已具备水平井钻井、压裂、快钻桥塞等页岩气水平井开发的核心技术,未来公司钻井全产业链的服务能力将得到进一步加强,在国内页岩气商业开发取得突破的情况下,公司页岩气钻井技术有望实现大规模应用。此外公司定向增发未来将有序推进,并实施国际化战略,公司具备长期投资价值。我们预计通源石油2014~2016年EPS分别为0.22、0.38、0.44元,按照2015年EPS以及45倍PE,我们给予公司17.10元的目标价,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3.风险提示
原油生产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定向增发进度不达预期的风险;海外业务拓展不达预期的风险[yao_page]
金瑞科技公告点评:定增拓展锂电深加工产业链
金瑞科技600390有色金属行业
事件:公布定增预案,发行不超过7000万股,定增价不低于9.54元/股。募集资金不超过6.7亿元,用于1)金驰材料年产1万吨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2)金瑞科技年产7000吨锂离子动力电池多元正极材料项目。
1.定增前后不影响实际控制人地位。目前公司总股本为3.9亿股,其中长沙矿冶研究院占31.50%,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总股份不超过4.6亿股,长沙矿冶研究院持股比例有所下降,但仍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而五矿集团作为公司实际控制人的地位未发生变化。
2.金驰材料为公司后续锂电材料发展的重点布局平台。公司形成碳酸锰矿→电解锰→四氧化三锰比较完整锰产业链,碳酸锰矿产能目前18万吨/年,电解锰产能6万吨/年,四氧化三锰产能3万吨/年。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主要布局在三家公司:金天能源、长远锂科和金驰材料。2013年12月长沙矿冶将长远锂科35%股权注入金瑞科技,长远锂科成为金瑞科技控股子公司(控股51%);金驰材料是公司用于投资1万吨/年电池正极材料所设立的新公司,由于集中目前正极材料产能的金天能源需要搬离竹埠港,其4000吨/年(氢氧化镍3000吨/年,多元材料1000吨/年)产能搬迁后转化为二元前驱体2000吨/年和三元前驱体2000吨/年的产能。
新能源材料现有氢氧化镍产能3000吨/年,二元前驱体500吨/年,三元前驱体500吨/年;钴酸锂2000吨/年,锰酸锂1200吨/年,三元复合锂离子正极材料2000吨/年,前三项产能集中于金天能源(权益51.32%),后三项产能集中于长远锂科(权益51%)。公司投资建设年产10000万吨电池正极材料项目(2012年12月公告),达产后二元前驱体产能增至4000吨/年,三元前驱体产能增至3000吨/年。
3.募集项目实现前驱体向材料的产业链拓展。(一)金驰材料1万吨/年电池正极材料项目。细化而说,金驰材料为公司投资10000吨/年电池正极材料项目所新设子公司,权益51.32%,厂址位于望城铜官循环经济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铜官镇西北方向,长(沙)-株(洲)-(湘)潭1小时经济圈内,长沙市北向远郊,湘江长沙市区段下游东岸,长沙市饮用水源保护区下游。距湘江约1km,南距长沙市区约26km,北距湘阴县城约35km。
金驰材料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公司出资额为2566万元,占其出资总额的51.32%。10000吨/年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分两期建设,项目一期建设期2年,建设3000吨/年覆钴球形氢氧化镍生产线和3000吨/年多元前驱体产品生产线;项目二期择机将控股子公司金天能源材料有限公现现有产能转化为4000吨/年多元前驱体生产线搬迁入园。根据科研报告显示,项目达产后,预计将实现年均销售收入8.4亿元,年均净利润0.5亿元。
(二)金瑞科技7000吨/年锂离子动力电池多元正极材料项目。其中二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4000吨/年,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3000吨/年;项目建设期2年。项目达产后,将实现年均销售收入9.4亿元,年均净利润0.5亿元。
4.TSLA开源将拓展NCA需求市场。在TSLA的带动下,目前正极材料产品中比容量最高的二元正极材料(NCA)的发展迎来了一个高潮。据真锂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NCA需求总量达到7750吨,其中仅特斯拉电池采购所形成的NCA需求就达4750吨,同比增长84.52%,目前,全球NCA正极材料产能基本集中在日本几家大公司。金瑞科技作为TSLA18650电池专有供应商日本松下在国内的NCA前驱体供应商,产品性能指标已得到了日本各大电池厂家的认可。近期,随着特斯拉专利开放计划的推出,预期会有更多的电动汽车生产厂家采用TSLA的锂离子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从而带动上游锂电池正极材料特别是二元正极材料(NCA)需求的高速增长。
此外,据赛迪顾问统计,2013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的产量为5.65万吨,同比2012年增长28.70%,预计2014年和2015年将分别达到7.34万吨和9.42万吨,产量保持年均30%左右的增长速度。其中,以镍钴锰(NCM)和镍钴铝(NCA)为代表的多元正极材料由于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方面应用的快速发展,成为锂电正极材料增长最快的品种。
5.盈利预测及评级。公司传统业务(上游锰矿,四氧化三锰)受制于行业属性,发展空间不大。未来的增量主要集中在锂电材料的扩展,此次定增公司也明确着眼于此。根据募投项目进展,两年的募投建设期后有望迎来业绩大幅增厚,假设此次定增成功,股本增加至4.5亿股,预计2014-16年EPS分别为0.02、0.05和0.11元。
至于估值,当前支撑股价的核心因素在于TSLA使用NCA的发展前景。据真锂研究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全球NCA需求总量达到7750吨,其中仅特斯拉电池采购所形成的NCA需求就达4750吨,考虑到TSLA未来扩产,单纯TSLA一家厂商所呈现的市场空间就很庞大,而如果考虑到TSLA开源吸引更多产业资本投资NCA生产链,该市场将更加庞大。在下游需求发展前景广阔的预期下,给予公司15.00元的目标价,对应2014-16年动态PE分别为645、277和135倍,给予增持评级。
6.不确定性分析。项目尚需证监会方可[yao_page]
光迅科技:重申二季度强势业绩,fdd牌照是新红利
光迅科技002281通信及通信设备
维持47.6元的目标价,维持”增持”评级。光迅公告6月份收入2.7亿人民币,创下历史新高,符合我们预期,但超出市场预期,我们重申在4G基站建设和光模块产能逐步释放的利好下,二季度业绩环比进一步提升;FDD试运营牌照发放是新的红利,将提升公司下半年业绩。我们维持2014/2015/2016年的EPS
1.36/1.71/2.12元,目标价维持在47.6元。
2季度扣非利润有望同比翻倍:市场普遍认为2季度业绩增长会延续一季度行情,扣非利润同比增长低于30%,但我们认为2季度扣非利润有望达到4000万,同比翻倍,理由是:①市场担心中国移动用户数发展低于预期会导致投资放缓,但我们通过草根调研得知到年底基站数有望超过市场预期的50万个,达到55万个②市场担心光模块发货跟不上市场需求,但我们认为产能的瓶颈问题在2014年正逐步得到解决③市场担心光迅的期间费用居高不下,但我们认为老光迅和WTD的整合效应将会逐渐显现,费用率有可能出现下降。
FDD试运营牌照发放是新的红利:市场认为FDD试运营牌照发放可能不会导致4G总投资有明显增加,但我们认为电信联通面对移动4G的威胁很可能会加大投资跟随,原本储备的4G投资在牌照发放后将很快投出去,因此我们将2014年电信联通的4G基站建设总量从5万站上调到15万站,光迅作为上游器件商将首先受益。
催化剂:运营商4G投资计划公告。
风险提示:费用失控的风险;运营商投资计划重大调整风险[yao_page]
中海达:阵地前移,颇具潜力的O2O运营商
中海达300177通信及通信设备
空间信息产业发展日新月异,需求不断涌现。
数据获取方式上,北斗+GPS兼容逐步取代GPS成为主流,原来单点和固定采集模式逐步被多点、移动(车载)等模式替换,同时多波束相比单波束应用前景更广,此外,空间信息技术应用已走出工程建设、资源勘察等传统领域,进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比如空间广阔的LBS。
进口替代,实力超群,军方市场值得期待。
公司通过代理起家,高精度GNSS测绘、GIS产品已然成为公司的自留地,未来自身产品升级将带来份额和毛利的稳定增长;光电测绘、声纳探测以及激光扫描领域,公司实力不俗,跻身国内第一梯队直接与海外品牌竞争,此外,公司获得军方承制资质,有望打开另一片成长空间。
导航地理数据下游需求广阔且多样化,公司双管齐下。
“卖数据”:可提供真三维、仿真三维、街景数据等三类数据,与互联网巨头合作紧密;“做服务”:数据应用是空间信息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产业的核心价值所在,附加值最大,公司补齐室内定位技术,依托北斗/GSP兼容导航,以及都市圈能提供的三维街景数据,可以完善的解决“你在哪”“想去哪”“怎么去”这三大难题,LBS领域运营前景美好。
风险提示
卫星导航市场增速低于预期;子公司整合风险;外延进展低于预期;
公司合理估值在17.4元,给予“推荐”评级
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39/0.58/0.79元,2015年合理PE在30倍,对应合理估值为17.4元,给予“推荐”评级。[yao_page]
精锻科技:产品升级有成效,利润增速底部回升
精锻科技300258机械行业
我们近期对公司进行了调研,公司差速器订单饱满,电动差速器出口是今明两年重要增长点,同时公司在结合齿和轴类等高附加值产品升级战略上获得有效突破,长期成长空间打开。我们认为随着高附加值产品占比提高和产能利用率上升,公司净利润增速将逐年加快,估值亦有望回升,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公司产品升级获得有效突破,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公司长期成长看点在于产品从差速器齿轮不断向上突破,开拓结合齿和轴等大件产品,并发展成部件总成供应商,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空间和产品附加值都不断得以提升。
2013年公司结合齿等产品收入占比约11.6%,今年结合齿供货量同比有望翻番。2014年Q1公司获得奥迪变速器轴类件项目提名,预计2016年将会量产。公司布局轴类件具备战略意义,轴类件可以与变档齿轮相结合,构成变速器轴齿成套组件,产品附加值将会大幅提升。
今年收入增长环比加速,利润增速底部回升。通过研究公司披露的新产品计划和下游客户的表现来看,今年公司收入增速有望达到30%。公司预计今年在建工程转固约3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考虑到固定资产增加带来的折旧压力,公司目标净利润增速超过15%,我们认为业绩或有超预期表现,随着未来结合齿上量和轴产品量产,公司净利润增速将会逐年提升。
电动差速器齿轮出口是公司今明两年重要增长点,产品主要出口美国、泰国和日本,现有改造投入预估可形成每年出口2600万美元的供货能力,2014年下半年开始批量出口美国,2015年开始向泰国和日本批量供货。
2014年Q1公司收入增长15%,净利润增长10%,而公司全年营收增长计划保持不变,随着电动差速器齿轮出口项目于6月份量产,可以预期今年Q2开始公司业绩增速将逐季提升。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公司行业竞争优势稳固,成长前景良好,随着产品升级和产能利用率回升,未来利润增速持续回升。我们预测2014-2016年公司EPS分别为0.81、1.05和1.34元,当前股价对应2014-2016年PE分别为17.4、13.4和10.4倍,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12个月目标价20元。风险提示:公司新业务开拓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