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州泰岳:新一期飞信即将落地,创新业务会跟上
新一期飞信即将落地,预计合同方式与金额均较为有利。2013年6月5日,公司公告收到前一期飞信中标通知书。截止2014年6月30日,公司尚未公告最新一期飞信事项,我们预计飞信很可能采用最有利于服务商的续约模式。一方面,2013年10月公告的飞信商务合同分拆为2.8亿元的基础服务、0.70亿元的同窗、0.50亿元的公共服务和0.48亿元的委托开发;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在2014年MWC大会上表示将大力发展融合通信,据此推测本期飞信合同金额与前一期基本一致(软件企业的合同续约往往不对金额做大幅度修正),且某个子项目将被后续的融合通信项目替代。若我们的推测与事实接近,则续约方式和金额均有利于公司。
预计飞信业务高于保守投资者的预期。3月18日、4月3日、5月12日、6月9日报告的重点是创新业务与飞信,我们在6月9日报告中指出"飞信业务也会高于保守投资者的预期"。
创新业务会跟上。2月24日深度报告认为神州泰岳的"创新贯穿历史与未来",自主软件开发、农信网开发与运营、手机游戏分别是2002、2009、2011年的创新业务,目前均已贡献明显利润。4月16日、6月9日报告分别点评车载终端、国内游戏联运等创新业务。投资者或许不完全认可这些创新,但它们可能在3年后贡献明显利润。投资者可期待壳木软件新游戏《领主联盟》的利润贡献和奇点国际创新产品。
维持"增持"评级。预计2014-2016年收入为23.6、29.8和36.6亿元,净利润为7.6、9.1、10.2亿元。在利润分配方案实施后,每股收益为0.57、0.69、0.78元,2014年市盈率仅为26倍,存在机会。上一期飞信招标对2014年四个季度的业绩冲击逐季减弱,因而2014年利润增速前低后高,预计二季度单季利润同比持平[yao_page]
益盛药业:收购皇封参业,人参产业开疆辟土
事件:
公司拟发行0.19亿股及支付现金0.89亿元收购皇封参业100%的股权,同时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发行0.08亿股募集配套资金,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1.05亿元,主要用于收购皇封参业现金支付。皇封参业承诺14-16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不低于2300万元、2700万元、3200万元。
主要观点:
收购皇封参业100%股权,完善公司人参产业链。
皇封参业主业为人参、西洋参种植及系列产品加工与销售,在人参饮片、人参食品、人参保健品以及人参化妆品等人参终端产品的开发方面具有优势。收购皇封参业可完善公司人参产业链,丰富产品,提高公司人参生产规模和竞争力,皇封参业也可以利用公司的非林地栽参的成功经验和模式,加快皇封参业在非林地栽参方面的种植速度,实现快速扩大种植规模,以规避林地栽参的政策风险。
人参供需不平衡,人参价格维持上涨趋势。
安国生晒25支人参的价格840元/公斤,年涨幅达87%,我们预计人参价格维持上涨趋势:一从供给看,吉林省控制林地参种植面积、去年东北洪水、人参生长周期长,今年人参货源仍然紧张;二从需求看,人参药食同源后,下游人参需求扩大3-5倍,大型药企增加人参采购,发展人参下游产业。公司目前人参库存充足,非林地参项目不断扩大,将明显受益于人参价格的上涨。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公司3.65亿元收购皇封参业100%股权,按13年净利润计算,13PE25,按14年承诺净利润计算,14PE16,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收购完成后将增厚公司的每股收益,收购前预期14-16年EPS分别为0.28元、0.33元、0.37元,若收购完成15年并表,预计14-16年EPS分别为0.28元、0.38元、0.43元,目前股价对应14-16PE分别为49、36、32,给予公司增加持股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中成药降价;人参价格下降;收购未通过[yao_page]
长盈精密:增发扩产CNC与连接器,打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
投资要点
本次非公开发行
股票预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9亿元,发行数量为不超过8,000万股。其中CNC结构件项目投资7.14亿元;连接器项目投资2.76亿元。
CNC产能供不应求。今年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金属机壳呈现爆发式增长,我们预计市场规模将从13年的39亿元,增长至14年的69亿元,同比增长78%,12-16年的符合增长率为55%。我们测算今年台湾、大陆等厂商对CNC的扩产计划达到了52,600台,但仍不能满足手机、超极本、平板、电源、可穿戴式设备等整个市场的需求。
扩产CNC打开未来成长空间。长盈是国内第二家拥有垂直整合能力和成熟产能的大厂,竞争优势明显。公司现有1600台CNC,年底能达到2000台,但仅能满足1个大客户,和2-3个小客户的需求。但是长盈除了高端客户外,其他的LG、中华酷联、OPPO、金立、TCL都在找他做。按每台50万计算,5.12亿(购买设备资金)能购买日本的高端机台1000台左右,要是结构性的配一些低端的,能买更多,有效缓解了产能不足,打开未来成长空间。
连接器方面。今年长盈的板对板连接器实现量产,单价、毛利比原来的老产品有了很大提升,未来进口替代空间大。再加上4G、大屏智的连接器用量越来越多,长盈能为客户从高端到低端连接器全方位的生产,未来业绩将会高速成长。
未来3年公司业绩高速成长。CNC项目建设期为1年,第1年达产30%;精密连接器项目设期2年,项目建设期第1年达产率为30%,项目建设完成后第1年达产率为60%。两个项目达产后,将增加600万套金属结构件和4亿只精密连接器产能。营收、净利润预计分别增加13.1亿元和2.58亿元,净利润较13年增长114%。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我们预计公司14、15、1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3.60、5.52、6.78亿元,同比增长62.45%、53.43%、22.71%,EPS分别为0.70、1.07和1.31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30、20、16倍。公司未来业绩高速增长,15年给予25-30倍的估值,维持强烈推荐评级[yao_page]
五粮液:一批价格有所回暖,持续性尚待观察
最新事件
我们近期调研了部分五粮液经销商,以了解5月中旬公司宣布下调出厂价格后的市场状况,主要收获如下:
潜在影响
(1)大多数区域的五粮液的一批价格从之前的580~590元回升到600元左右,已经接近609元的出厂价格。价格回暖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厂家在此期间实行了严格的市场管控和清理低价库存政策。二是公司将普通五粮液的出厂价格从729元降至609元之后,实际上抬高了经销商的拿货成本预期,因为在价格调整后经销商之前的各种返利被取消。
(2)年初以来五粮液终端销售保持平稳状态,部分地区有较大上升。目前经销商库存降至过去五年最低水平,平均估计在1.5-2个月左右。但打款拿货意愿尚不强烈,等待旺季来临或市场价格上升。
(3)部分经销商预期短期价格上升空间不大,甚至还会有所波动,能否持续尚待观察。原因一是受到近期茅台扩大经销权带来的价格压力的影响,二是预期公司还将出台一些对于核心经销商的返利或支持政策来刺激经销商打款进货意愿。
估值
我们认为,五粮液近期的价格回暖表明公司制定的新的价格策略和市场管控开始收效,并有利于推动公司从2013年底部逐步复苏,但是持续性还有待于观察。我们微调了2014~16年每股收益预测以反映降低出厂价格对于收入和营业费用的影响,将12个月目标价格人民币上调4%至18.73元(仍基于0.7倍的目标PEG倍数,维持中性评级。
主要风险
主要风险:白酒行业复苏力度强于/弱于预期[yao_page]
伊利股份:关注结构性挑战,巩固利润率
最新消息
6月27日,我们参加了伊利股份的投资者见面会。来自伊利的要点如下:
分析
长期增长可期,但短期有结构性挑战。伊利表示,国际比较来看,中国的乳业消费仍然偏低,因此预计未来中国将保持稳定的增长。然而在短期内,公司承认存在进口奶冲击以及经济形势的双重挑战。进口奶的问题是新鲜度较弱,而且电商主要凭借流量的动力来推销进口奶。公司也在寻求进口奶方面的业务机会,相关产品计划于8月份上市。此外,经济形势也给乳业销售带来压力,可能令伊利的销售增长面临风险,因此公司计划重点努力提升销售。
巩固利润率,达到国际水平。伊利计划将其利润率提高至国际同业的区间高端,但也会考量这样做的成本。公司表示其财务和经营体系都在变化,凸显了综合管理效率的提高。公司指出,利润率提升的难度高于销售提升,因为提升利润率往往需要进行根基调整,而这将使得竞争对手较难赶超。
各个产品线均衡发展。公司表示未来还是坚持各条产品线的均衡发展,因其希望在各子行业的市场份额都达到第一。尽管伊利承认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但对其高端产品的长期销量增长较有信心。公司指出,常温酸奶是一个单独的品类,不会替换白奶,而且到2015年底将有20多条生产线,可能有助于推动收入增长。奶粉方面,公司将坚持产品品质,靠品质赢得消费者。
潜在影响
我们的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没有调整[yao_page]
圣农发展深度报告:走在肉鸡行业反转之路的最前面
报告要点
行业层面:产能收缩的逻辑
我们认为,现阶段禽养殖产业链迎来机会的最核心逻辑即在于产能的大幅收缩。特别是,2012年的"速成鸡事件"与2013年的"H7N9"等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行业长时间深亏引发的行业产能被迫大幅出清(肉鸡养殖经历了自12年一季度起开始亏损至13年行业经历长时间的深度亏损)。我们认为,肉鸡养殖行业供给收缩的逻辑基本确立,且具有持续性。祖代鸡方面,截止2014年的第22周(6月1日),全国祖代种鸡存栏量为164.5万套(其中在产113.2万套,后备51.3万套),同比下滑20%,年初至今亦下滑15%。父母代方面,根据草根调研,小型养殖企业在产父母代产能出现大幅退出。而未来,我们判断,在白羽鸡产业联盟的约束下,肉鸡行业原始产能有望进一步下行。根据过去经验,养殖业的机会往往伴随着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供给被动大幅收缩。2006-2007年的生猪价格趋势性上涨亦伴随着国内猪蓝耳疫情的大规模爆发;2010-2011年国内猪价急涨亦有亚洲地区口蹄疫疫情的肆虐。因此,我们确信,在速成鸡、H7N9事件影响下的这次肉鸡产业的供给收缩将能够带来禽产业的趋势性机会。
公司层面:供给收缩,圣农发展最先受益
当供给收缩向下游传导,与终端需求交锋的一定是在商品代,因此,产业链反转,商品代最先受益。而圣农发展是中国最大的自养自宰白羽肉鸡专业生产企业(公司拥有祖代种鸡13多万套,父母代近400万套,商品代肉鸡年屠宰量达2.7-2.8亿羽),其业务最靠近终端,因此圣农发展最先受益。结合行业景气,我们预计公司单二季度有望扭亏为盈,三季度或实现逐季增长。
给予"推荐"。我们预计公司14~15年EPS分别为0.3元、0.83元;我们看好肉鸡产业的供给收缩持续和最先受益的圣农发展;给予"推荐"评级